2015-06-20

致敬大师 馈飨影迷

致敬大师 馈飨影迷

 


 

□《每日新闻》记者 王璐

        19日,电影《利维坦》放映结束的五分钟内,观众的掌声都没有停住。随着灯光渐渐亮起,满屋子的影迷才不舍得起身离开。而他们对影片的回味显然没有停住,在过道,在门口,都有对于片子的各种讨论。
        笔者的朋友李卓君也是其中一员,这已经是她本届电影节第二次看《利维坦》了。在6月14日主创见面会上,她已经看了一次。那张有着导演萨金塞夫签名的电影票已经成了她珍视的至宝。“当时,我们一群人围着导演要签名,我是第一个要到的。”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李卓君的话语里面依旧满是激动。
        在专业影迷李卓君看来,萨金塞夫就是神级一样的大师。她会如数家珍般地告诉你,其实《利维坦》和萨金塞夫以往的片子有所不同。按照萨金塞夫的拍摄习惯,他更喜欢从纠结的家庭关系入口,折射人性和社会,如之前的《回归》。而《利维坦》想要表述的主题显得宏大而深刻,融入了对国家和政治的剖析和揭露。
        “这真的是一部伟大的片子,当时知道萨金塞夫是评委会主席的时候,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李卓君激动地说道,像她一样慕名来看电影不在少数。
        这部让影迷们交口称赞的片子,在国际影坛屡获殊荣,先后入围2014年的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得最佳编剧奖,摘取了2015年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项,并获得2015年的奥斯卡奖最佳外语片提名。“好的电影像原子弹一样击中我们,但在国内大银幕上看到那些国外好电影的机会,却并没有那么多。”李卓君道出了许多影迷心中的心声。
        像李卓君这样热情而专业的观众,是这座城市中哺育电影成长的最宝贵的财富。而上海国际电影节也一直源源不断地为影迷们送出他们最需要的福利,为他们献上精彩纷呈的影片展映。在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向大师致敬单元中,影迷们都有机会在电影院中看到蜚声国际影坛的大师作品。比如在今年的向大师致敬单元,包括《利维坦》、《狐狸猎手》、《两天一夜》、《吉米的舞厅》、《夜行者》、《爆裂鼓手》、《万物理论》、《至暴之年》、《锡尔斯玛利亚》、《第二扇窗》、《喝彩》、《少年时代》和《天之茶助》等13部在国际舞台上斩获奖项的影片都在电影节期间进行了展映。
【导演简介】
        1964年出生的安德烈·萨金塞夫,是俄罗斯当下最有代表最有才华的艺术导演之一。
        2003年处女作《回归》出征威尼斯,即震惊四座,一举拿下最高金狮大奖和最佳新人导演两项奖项。
        2007年《为爱放逐》参赛戛纳,赢得最佳影帝。
        2011年参加“一种关注”单元角逐的《回归》获得评审团特别奖。
        2014年,他推出新作《利维坦》,故事背景设置在巴伦支海附近的小村,人们的生活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而这种不安全感,爆发出了强烈的戏剧冲突。

 

《利维坦》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