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9

随时随地应对突发 神经紧绷每天只睡三个小时

随时随地应对突发 神经紧绷每天只睡三个小时

志愿者在幕后工作。

  “下午临时加了个用车需求,你赶紧和车调中心的师傅打个电话。”正吃着午饭,王芯怡临时又收到了新任务。对于从6月1日就开始上岗的她来说,如今这些突发事件已经算是“小菜一碟”了。

  王芯怡每天报道的地方是在银星皇冠假日酒店的588套房,这里也是每年国际电影电视节外宾接待组的“大本营”。在这里,王芯怡和很多小伙伴要负责给每一位志愿者匹配接待的嘉宾以及安排每个人的任务。在国际电影电视节的任务分配大会上,每位志愿者都拿到了一个任务条,上面写有自己需要接待的嘉宾姓名、国家、身份、类型,以及他们的航班信息。这些一条条匹配好的任务条背后,凝聚着王芯怡每天加班加点的付出。

  然而,嘉宾的信息和航班信息时不时总会出现一些状况,需要调整任务时间或调整接待的具体对象,这些也需要王芯怡去重新匹配,还要负责通知到被调整的学生志愿者。有的志愿者还没有上岗,却可能出现三四次被通知调整任务的情况,这时便会有抱怨的声音出现。对于这些不理解甚至责怪的情况,王芯怡却理解地“照单全收”,“来来回回更改确实比较麻烦,虽然有时会被误会和责怪,但我会告诉自己要换个角度思考,自己想想就能想通了。在回家的地铁上,我每天也会反思一下当天的工作情况,总结总结如何沟通,效果会更好。”

  对于彭麟棋来说,每天不仅要和突发状况打“攻坚战”,还得应对自己焦虑的心绪。负责金爵奖接待的她,要协调各种相关的接待事宜。“对于金爵奖,陪同要求会比较高,也是组委会格外重视的一块工作,我每天凌晨两三点睡下去,四五点钟就会自然醒,实在是太紧张,一直有一根弦紧绷在那里。有时候嘉宾的航班是凌晨或者半夜抵达,我也要担心志愿者的安全情况。”

  虽然志愿服务很辛苦,但整个过程回想起来又是美好的。“收获的远比付出的多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