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9

幕后的力量

幕后的力量

志愿者在展会上工作。

  一届国际电影电视节的成功举办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是远远超出常人想象的,这场盛宴不仅仅提供了台前一线电影创作者的交流平台,还凝聚了幕后众多志愿者和基层电影服务行业参与者的默默奉献。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即将圆满闭幕之际,《每日新闻》走访了为这项盛事服务奉献的多个志愿岗位,聆听他们和电影节的幕后故事。

  基层影院服务者

  “为了国际电影电视节

  吃苦也愿意”

  上海国泰影院的业务科工作人员对于本次电影电视节感慨万千,他说道:“每年的电影节都是影迷们狂欢的盛宴,影迷把电影节看得异常隆重,大家会提前做好功课,包括在网上抢票之类的。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观众进影厅,保证大家能安全顺利又尽兴地完成观影之旅。”记者提到国内的文艺片市场惨淡时,这位工作人员也有话要说,作为影院的老员工,他亲眼目睹了观众品味的提升,“近几年观众对文艺片的喜好是有增无减的,文艺层次也很高,特别是今年电影节上的\'莎翁情史影展\'和“伍迪·艾伦系列”都引发了观影热潮,上海作为中国的一个文化窗口,正通过电影的方式见证着时代的变化。大爷还说,今年电影节组委会下了很大功夫,禁止锁票现象,观众一律都可以从网上购票,这使得购票更公开透明化,也保证了影院的营销。

  除了国泰这位专业的工作人员之外,记者还采访了影院的售票人员,她们作为影院不可或缺的工作人员,对电影节期间的工作产生了不一样的体会,平日里普通的售票工作量随着电影节的观影热潮大幅增加,但说到辛苦时,她们只是质朴地一带而过,“还好啦,因为现在电影都与第三方合作网上售票,影迷通常会提前做好全套工作,来到影院也只需要简单地引导一下。”但遇到少数临时兴起的观众,售票人员就会耐心而系统的为观众介绍一下各部上映影片的风格和趋势,有效地帮助观众选择称心的影片。他们所做的所有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观众能够有一次完美的观影之旅。

  大量的影迷在走进影院的同时,给影院的安保工作也增添了不小的压力。高先生是上海影城负责日班的保安队长,平日里上班时间从上午8点到晚上11点左右下班。“节日期间比平时忙多了,像这段时间,上午8点半、10点半和下午3点半都是满场。虽然很忙碌,也很辛苦。但是还是感到挺高兴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是个热闹事情,吃点苦也可以。”白天私家车无法停入影城,而晚上时,影城的保安还需要管理影迷的驶入的车辆。周先生就是上海影城负责夜班的保安队长,工作时间从晚上7点到早上7点,值12个小时夜班的他介绍道,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期间,上海影城的安保人员较往常排班更密集。其实这不是周先生工作经历中的第一个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去年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期间,他就曾经连着10个晚上没睡觉。“今年好多了,干活也习惯了,这也是一份责任,人都要为自己的工作负责。”

  论坛策划人

  无微不至

  服务面面俱到

  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的论坛主管郭女士在节日期间的工作内容包括前期的内容策划、邀请嘉宾,和现场的联系对接等,保证活动的顺利举行。她介绍道,她一共负责14场论坛。这段时间,她常常从早上7点半工作到晚上12点半,比平时更忙碌。而在电影节之外,她的工作内容就是为电影节做准备工作,在节日期间,就是把策划的内容一一实现。

  郭女士表示,虽然在此期间比较辛苦,“但因为之前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工作,现在把一场场论坛实现,感觉挺开心,尤其是效果比较好的时候。”从工作中她感到收获了不少,“有些突发情况是策划时候想象不到的,现场需要快速应对和解决,比如李安出席的那场论坛,现场人特别多。入场的时候需要维持秩序,有些人无法入场,就要想办法安抚他们的情绪,接两个直播的屏幕,让外场的观众也可以看到论坛。”论坛的工作有大有小,宏观上,需要把握内容方向和请嘉宾,细微处则包含预定酒店机票等琐碎事情。“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充分,今年的活动都比较顺利,没有什么大的状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