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恩式人生悲喜剧——《后裔》
佩恩式人生悲喜剧——《后裔》
《后裔》海报。
《后裔》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福斯探照灯单元中的一部,影片一开始便将男主人公夏威夷地主后裔马特放置在一个艰难、苦涩的初始情境中:妻子滑水时遭遇意外,医生判定“无法苏醒过来”,需要丈夫做出终结妻子生命的决定。随着剧情进展,马特在叛逆的大女儿口中意外得知,妻子之前曾与人偷情!导演佩恩在本片中延续了其一贯的叙事手法,选择角色人生中的一个特殊节点,铺设戏剧冲突(主要为内部冲突),以此刻画处于事业、情感、道德伦理等诸多夹缝之中的人物。
佩恩一直致力于拍摄那些“节奏更为缓慢、对社会更多关注、更具人文关怀精神”的影片。同时,他的一种补偿性策略就是用“幽默轻喜剧”的叙事风格来中和这些荒谬、灰暗、伤痛和失落的负面情绪。佩恩更喜欢让角色在悲剧的困境中展开颇具喜剧色彩的动作,让观众在幽默甚至轻快的故事氛围中直面人生的无常。因此,马特随后的“救赎”其实是一种回溯过去的侦探行为:去找出那个和妻子偷情的男人,观察他的生活、他的家庭,从而找出妻子之所以会爱上这样一个男人的原因。
其实看佩恩早期的长片,会发现他有着对美国社会议题的一种敏感,并不乏政治讽喻的色彩。在《后裔》中,佩恩更倾向于从家庭成员内部展开叙事,政治的元素和讽刺的意味开始减退。例如,《后裔》虽然触及了夏威夷这个美国本土之外领地的特殊历史和政治背景,但从叙事上来看,历史政治的表达意图并非重点,主要是给马特一个具体的人物身份定位——地主的后裔。因此,他在家庭危机之余,还面临是否出卖家族属地换取大笔财富的抉择。影片最后,马特否决了出卖土地的家族决议,这无疑是导演对“亲情和传统重于金钱和财富”这一价值观的回归和主张。片名“The Descendants”意为“继承”,既是土地等实物财产的继承,更是信仰、包容和爱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