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8

永不落幕的“全民盛宴”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永不落幕的“全民盛宴”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影迷在影院外阅读《市民手册》。

  与戛纳、威尼斯等更着眼于行业内的国际知名电影节相比,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在注重行业自身的同时,更将自身定位为“市民的节日”、“大众的盛典”,旨在丰富大众的文化体验。本届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可谓遍布全城,不仅在市区,郊区市民也能方便观影。另外,部分影片在社区和高校进行了公益展映,还有为视听障碍人士制作的无障碍电影版本,真正将本次活动变成了“全民盛宴”。

  45家影院遍布全城

  据上海电影放映协会秘书长金辉介绍,本届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为带给所有影迷更好的观影体验,精选了近600部影片在全市16个区、县的45家专业影院展映。不仅是在上海影城、大光明电影院等市中心的影迷可以方便观影,很多非市中心的影迷,也能就近看到海内外佳片。

  有郊区的影迷称,像嘉定影剧院这些非市中心影院也有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影片展映,除了每天都有排片,每天都可观影之外,影院还做了很多贴心服务。如设置两个检票台,一个是普通检票口,一个是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影片检票口,一方面方便影迷观影,另一方面又可疏散人群,避免拥堵。除了《市民手册》,影院还自制了宣传册,帮助影迷了解影片剧情,便于选择。另外,影院还建立了微信公众号,请资深影迷整理每部影片的看点,提供观影指南。

  电影走进社区和高校

  为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组织了100多部影片在全市100多个满足放映条件的社区进行公益展映,并进入部分高校,让广大市民和学子能更好地分享影视文化的精彩。

  据安排社区放映的吴觉人介绍,在社区所放映的一百多部影片中,不仅包括本届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的影片,还包括历届的优秀影片,这些都是为了能让社区群众有更好的文化体验,增强精神文明建设。

  高校方面如复旦、上外等,有学生反映,除公益展映之外,学校的青年志愿者协会长期招募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志愿者和实习生,为学子们提供了解和感受电影文化的平台。学生可通过网络、学校的微信公众号等关注每天的排片情况和颁奖、论坛等不同的最新动态。

  老年市民和特殊人士可享贴心服务

  老年人也是观影的重要人群,对此金辉表示,老年人喜欢看经典传统的影片,像莎士比亚系列老年人反响就非常好。影院针对老年观众提供了一些贴心服务,如最优惠票价服务,老年人可以花尽量少的钱,看到尽可能多的经典影片。另外,排片上也根据老年人的作息时间做了相应调整,如白天多安排一些老年人喜欢的电影,晚上则侧重安排一些年轻人喜欢的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还与上海电影评论协会联手,选择部分国产新片,以增配字母和旁白的方式,为试听障碍人士制作无障碍版本,在指定影院进行专场放映。并为他们提供方便观影的贴心服务,如更加人性化的配套设施等。

  营造“永不落幕”的电影节

  本着将最好的服务提供给全市乃至全国影迷的理念,金辉表示他们在电影放映质量和放映员培训方面做了严格把关,并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保证影片的顺利放映。在观众疏导方面,除了加大保安部署外,在排片上也做了适当调整,以防观影人群拥堵。另外,从技术层面保证影迷可通过多种渠道购票,禁止退票,尽可能避免黄牛倒票。

  提到未来需要继续提升的方面,金辉认为,看电影其实是一种高规格的文化活动。以后电影放映协会将会与组委会制作一些文明礼仪宣传片,在观影礼仪方面多做些引导和宣传,培养市民的观影文化。比如着正装观影,电影字幕结束后再起身离开等,做到互相尊重,文明观影。

  另外,金辉强调,每年都会在固定时间段来开展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活动,但活动的结束并不代表市民观影的结束。电影放映协会也经常与国际放映机构合作,如新西兰、日本、新加坡等,他们也愿意把好的电影引入到中国。关于未来,金辉说:“我们要让市民平时也能看到好电影,把观影变成一种常态化的文化活动,将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营造成一个永不落幕的‘全民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