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拥吻”电影 谈一场真正的恋爱
互联网“拥吻”电影 谈一场真正的恋爱
“互联网+电影新生态——共享·共生·共赢”论坛昨日召开,讨论了互联网和电影如何进一步相融合的问题。
昨日,由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组委会牵头,联合百度糯米影业主办的“互联网+电影新生态——共享·共生·共赢”论坛璀璨召开。百度糯米总经理曾良、星皓影业总裁王海峰、大地影院集团总经理于欣等影业人士和互联网人士出席,畅谈了互联网与电影业全新的“恋爱”关系,讨论了如何进一步相融合的问题。
互联网要做电影制作的“水电煤”
互联网正在和电影制作方谈一场“恋爱”。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百度糯米总经理曾良说,互联网有技术和数据,他们希望成为中国电影行业的“水电煤”(也就是必需品)。在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支撑下,观众的想法能被准确得知。百度糯米影业总经理徐永明指出,大数据在电影产业的作用不是取代人工,而是可以发挥技术优势,过滤人工原本没有精力博览的海量数据信息,帮人去“广泛看”。未来,当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技术可能会“帮人想”。
过去没有互联网,编剧收集民众的想法是复杂的,今天很快就能和社会互动。曾良就以大火的电视剧《太阳的后裔》为例,他指出,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制作的时候,就明确会在中韩同时播放,于是就将很多内容结合了中国观众的观影爱好,这是互联网思维带来的,技术手段和大数据手段来帮助解决,这个时候互联网的技术就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同样的情况还有《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结合百度糯米的大数据分析和我们对该电影题材的走势观察,不难发现,作为一个经过历史检验、老少皆宜的国产IP,西游记类电影自2013年以来持续成为春节档黑马。事实证明,《三打》果然在猴年春节档掀起了一股观影热潮并取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徐明勇说。
互联网和电影制作方的这种“恋爱”关系,还体现在互联网已经成为电影内容的重要来源。也就是IP。虽然人们已经反思并不是所有的网络IP都适合改编成电影,但网络IP确实对电影越来越重要,这是不争的事实。星皓影业最近投资的《泡沫之夏》以及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等,这些都是近十年来最经典的网络小说,需要定沉淀,然后才能转化成电影。曾良认为,网生内容是很好的潜在IP源泉,要成为真正有价值的IP需要一个提炼过程,互联网的存在为IP的诞生创造了一个更好地环境,“互联网使得每一个内容创作集体都能传播出去,好的内容诞生其中,比如《琅琊榜》就来自于网络小说。”
互联网与电影院线越来越融合
院线对于互联网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互联网线上售票的迅速颠覆了影院传统的经营方式,对影院冲击很大。网上售票和线下售票结合后,在线售票就成了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观影人次增加、在线售票率上升。但另一方面,低票价的同时,票房增长却有限,影院开始薄利多销。电商周旋于各院线之间,携竞争的一方院线去“要挟”另一方院线,将各家院线都卷入这场价格战争。在这个过程中,影院慢慢开始失去主动权,将售票业务“拱手相让”,沦为电商打工者。而失去了“话语权”的院线还担心他们从票房中获得的利润会逐年下降。院线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也会不断加大。
另一方面,院线却越来越需要参考互联网的大数据,来确定自己的排片数量。大地影院集团总经理于欣说,从影院的角度说,“我们以前用预估的方式来判断排片,现在预估要看互联网是否参与了宣发,这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数据,如果有了互联网公司的参与宣发,尤其在2015年,前三天的票房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起一个预知作用,前三天的排片方式和后三天的排片数量是有差异的。”
但于欣同时指出:“影院还要判断,前三天的票房数据的预知,是影片内容自身的效果,还是网络恶意营销引起的。这就对影院的数据分析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欣认为,互联网在给影院分析市场提供便利的同时,如何利用这些数据,也给影院提出了新的要求。行业不太规则的互联网营销方式使影院对前三天数据的看法有了折扣,“不仅仅看数据,还要剔除互联网在其中的一些因素,分析它是正向的还是负向的,之后,然再决定排片。”
在这一背景下,互联网与线下院线融合的重要性就尤其突出。她说,互联网和电影院线之间,不能把资源浪费在争夺入口上,要把资源用在共同经营会员上,一起做联合会员。她介绍了大地和百度在数据上的共享经验,互联网负责线上,影院负责线下,相互补充。一个为对方保留会员,一个为对方提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在百度和大地影院的融合中,双方都更加理解自己会员的属性,这对未来影片营销和影院的配合推广都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