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绳上的魂》:探寻自我是永恒的事
《皮绳上的魂》:探寻自我是永恒的事
2016-6-16
昨日,《皮绳上的魂》的导演张扬和主演们一同亮相活动现场。
张扬的电影,总是有些神秘。这次,他的《皮绳上的魂》入围了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金爵奖,展映时让不少观众看得目眩神迷。昨天,他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自信地表示“这部电影肯定会上院线”,“因为现在的观众很聪明”,“我们不能只提供傻呵呵的无脑电影。”
电影主题是探寻自我
其实,张扬的电影主题总是充实而丰富。《皮绳上的魂》讲述的是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藏族地区,一个伤害生灵干尽恶事的流浪汉,在一次雷劈中死而复生,从此虔诚地护送天珠进入掌纹地的经历。但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却表示重点并不在西藏文化这个主题上。
“主题很多,当然西藏文化在其中还是占比较浓重的一笔,更重要的是有这个(原著)作家自己在探寻他的自我吧。包括我自己在拍这样一个电影,都是在探寻电影的一种可能性,一年里拍摄两部电影也是寻找自我的过程,我和片子里的作家可能比较像,可能就是我自己的一种写照。”他说。
张扬为拍这部片子,做了非常多的积累,包括了解藏族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服装,“所有东西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体验生活的最好的过程”。
其实,除了这部,他还拍了一部《冈仁波齐》,也是讲西藏的。这两部电影,他都认为是在寻找自己。“但是说实话,这个事儿是个永远的。通过这两个电影的拍摄,对我来说很重要的就是在电影的层面上,包括电影语言的探索上、电影类型的探索上,都有一个新的突破。”他诚恳地说,“不光是对电影的认识,更多的还是对自己需要什么,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的认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一直探寻的问题吧。”
电影不能只提供无脑片
虽然入围了金爵奖,但这部片子总让人好奇,它在如今商业院线垄断的电影市场中,能不能有好的表现。“它肯定会上院线,我觉得不用担心,”张扬说,“其实观众非常聪明,而且有很多喜欢文艺片、艺术片的观众,无非是我们要怎么去找到这样的观众,我相信不能只提供完全无脑的、傻呵呵的电影,电影有时还需要这么复杂。”
有意思的是,这两部片子都是和力辰光出品的,它同时还出品过这两天正在大肆宣发的《爵迹》。和力辰光董事长李力也被问及,为何会选择投资这样种气质完全不同的影片,他说:“我们还是把它们区分得比较清楚的。《爵迹》、《小时代》这种,属于商业属性非常强的,而张扬导演这两部艺术属性非常强,作为一个影视公司,我认为不同的维度都有值得去做的事情。”
张扬也透露,两个电影一共投资3000万,这部大概1700万左右。“总制片人就是李总,他跟我说,不用担心资金,放心去拍,他会给我托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