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佐格:我是普通人,只在拍电影时特别
赫尔佐格:我是普通人,只在拍电影时特别
赫尔佐格接受采访。
赫尔佐格,德国大咖导演中的大咖,这次也携《盐与火》来参加了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金爵奖的角逐,并接受了《每日新闻》记者的采访,原以为这位名导会有各种个性十足的言论,但他却一直在微笑,很平和地回答着各种问题。“对,我拍电影时特别个性,但平时我就是个普通人,兴趣广泛,除了电影我还写书,甚至琢磨烧饭的问题。”他说。
关于参加金爵奖角逐
《每日新闻》:是怎样的原因让您这样的大咖来参与此次的金爵奖角逐?
赫尔佐格:我参与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是因为我想做一些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对我来说,中国是非常神奇的地方,而上海是一个全新的水平线,我希望将上海作为融入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每日新闻》:今后会在中国拍片吗?
赫尔佐格:这里的电影文化活跃丰富,其实我非常渴望能够在这里拍摄影片。只可惜目前为止我还没有一个故事素材,否则我明天就会过来拍摄。
《每日新闻》:现在很多投资人喜欢选择名导投钱,如果选择您,您怎么处理这些投资?
赫尔佐格:首先,我会看故事好不好,如果好,会很快接受这笔钱去拍摄。我曾经被好莱坞邀请去做大制作影片,但我拒绝了,因为我感觉那些故事题材非常愚蠢。
关于人生中拍片风格的转折
《每日新闻》:您的新作《盐与火》依然寄托了对大自然的关注,但与您早期作品相比,这种关注风格是有变化的。您早期电影的一些创作风格是狂野的,到目前为止创作风格似乎变化很大吧?
赫尔佐格:我从19、20岁活至今日,人生阅历发生了不同变化。目前为止我有4部电影完成了,准确的说是三部半吧。说我早期作品风格疯狂,但现在的作品风格也并不太平静啊。你在看这部电影时,会发现有强烈震撼之处。我创作电影的风格全都是归结于故事的发展,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被电影的节奏感误导。
《每日新闻》:您是特别偏爱使用个性疯狂的演员吗?
赫尔佐格:这个不能一言以蔽之。要解释很难,比如我会选择尼古拉斯·凯奇,他就很特别。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他们是我灵魂的伴侣,能够为我代言。
《每日新闻》:在很多事情的选择上,您的举止风格都和大众不同,怎么看待大众这个群体?
赫尔佐格:我认为我是普罗大众的一员,并不特别。但影院里的电影,讲述的都是不平凡的人发生的不平凡的故事。
《每日新闻》:对有些人来说,电影就是生命。对于您来说,电影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赫尔佐格:说实话,我并不怎么看电影,我更多选择读书,因为我认为书籍传承比电影更久一些。拍电影只是在做我自己喜欢做的事这么简单。所以我还做过剧院的表演,并尝试在电影中表达过。
我的人生也是这样的,我勇于尝试更多不同的事情,比如剧院演出,比如烧饭,徒步旅行,我还帮忙设计马达加斯加的企鹅以及辛普森一家,当然他们花钱请我,我也非常享受做这些。
我只会选择享受的事情去做。饰演坏人我非常在行,所以跟大家在一起时我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在镜头面前需要变得很恐怖时我也可以做到。
关于提携新人
《每日新闻》:您为什么会参与很多纪录片,是出于提携后辈的原因吗?对后辈,有具体指导意见吗?
赫尔佐格:因为这些电影的制作方式非常独特,制片方他们找我帮忙,我就答应了。对于年轻电影人,我觉得最主要就是鼓励他们,让他们有勇气做这些事情。他们刚开始会保持在非常紧张的情绪中,我跟他们说,应该把这些心境放到电影里面去,我会启用他们做助理。
《每日新闻》:您还做了电影学校?
赫尔佐格:我不喜欢电影学校现在的一些方法,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教学方式我都不喜欢。所以我决定开一家自己的电影学院,我想要找一个更为系统化的更为具体的答案,所以开设这所学院。我们教学是不定时的,也许一年一次,或是几周一次。就在几周前,我们还还拍摄了一次研讨会,时长6个小时,跟年轻的电影制作人传授经验。在这个片子中大家能够轻易地认出我来,因为我穿着和现在同样的夹克。
《每日新闻》:您怎么看待青年电影人寻找平台的问题?到底应该是让市场养导演,还是让政府养导演?您的观念有过变化吗?
赫尔佐格:我想说,不应该找政府,也不应该找市场帮助,现在电影制作非常廉价,不需要太多东西,你可以使用普通的摄像机,用手机拍摄都能做到,1万美元以下就能制作时长90分钟的电影。
我看到很多年轻制作人在浪费时间寻找投资方。如果你努力工作,就能很快攒到拍电影所需要的钱。所以你不能把太贵当成难以制作电影的借口。
我小时候甚至还偷过摄像头,制作了第一部电影。我在高中的时候是做焊工的,用这些工作为自己第一部电影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