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人奖评委见面会 导演众议合拍片困境如何突围
亚洲新人奖评委见面会 导演众议合拍片困境如何突围
亚洲新人奖评委们集体与媒体见面。
昨日,本届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亚洲新人奖的众评委们齐聚媒体见面会,不仅分享了各自的“评奖观”,更在现场探讨起当下电影的热门话题,尤其在关于合拍片的话题中,共同探讨如何在现有困境下突出重围。
评奖观
本真的人性最让人感动
《每日新闻》:请问尔冬升导演,本次影展评选最大的亮点是什么,评委都来自于不同的国度,有没有产生一些争论?您在拍片的时候,何时会启用新人,何时会采用大牌呢?
尔冬升:昨天我们刚看了三部影片,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没有什么争论,因为这是影展方向的评选,所以我们都比较能达成共识。
现在市场电影分为大众和小众两类,也就是所谓的商业和艺术。但我认为影展的评选影片应该更趋于艺术性。李翰祥曾说过: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电影在影展时应该礼让。我们不应该考虑更多的票房因素,应该为艺术提供空间。我拍片视具体情况而定,主要是以剧本优先,如果制作费用高,我会采用有号召力的明星,至少要保证回收成本。
《每日新闻》:请问江一燕女士,您从演员的角度的出发,是如何来参与此次影展评选的呢?
江一燕:昨天看的电影来自5个不同的国家,分属于不同的地域和文化。尤其让我惊奇的是一些来自发达工业国家的电影,当中的感动点和本真的人性是最让人感动的,也是世界各国共通的,让我们可以重新挖掘电影的魅力。
《每日新闻》:请问深田导演,对于此次参加中国国际电影影展,有没有什么感想?
深田晃司: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都让我有很多感触。我也曾去到欧洲,欧洲很多国家间,包括法国、德国、以及意大利之间都会举办很多电影节,互相合作。与之相比,我觉得亚洲在举办影展方面就比较薄弱一些,希望我们亚洲国家间,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还有东南亚国家之间能够多多合作举办更多的影展,为彼此提供更多的文化磨合和借鉴的机会。
电影观
合拍片仍有多障碍创作应给人启示
《每日新闻》:请问尔冬升导演,作为电影界的新人,如何能够更快的融入这个产业呢?
尔冬升:这个产业是很残忍的,首先你必须非常努力,努力过后就是听命运的安排,因为这个行业运气也占一部分因素。但如果你真心热爱这一行的话,你应该能够找到前进的办法,其实是很简单的。你必须努力接近电影这个真实的工业,然后不断地实践,这条路没有捷径可走。
《每日新闻》:请问金亨俊导演,近年出现了很多中韩合拍片,但很多都面临高票房,低口碑的现状,在改善这一问题方面您有和建议?
金亨俊:中韩电影合拍是一件非常棒的事,因为通过合拍中韩两国之间可以互相进行文化上的借鉴和磨合,但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觉得这一领域才刚刚起步,所以还需要不断的锻炼和实践。
《每日新闻》:请问尔冬升导演,之前香港电影曾经历过“黄金时代”,近年香港电影北上,与内地的合拍片的市场表现却差强人意,那么香港电影要克服文化水土不服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尔冬升:香港电影北上合拍片有些年头了,但仍处在一个学习的阶段,面临很多障碍。这其中问题有很多,比如影院方面需要做相关改善,一部电影卖座了,就能占据百分之七八十的排片量,这样就挤兑了艺术片的生存空间,希望在将来几年能够有所改善。
现在香港电影北上值得欣慰的是,老导演都来内地了,为香港的年轻电影人腾出了更多的生存和创作空间,让他们可以自由的创作,发挥自己的才华,剧组需要精简人员,有的组从800多减到400多人,专心搞创作,不能那么奢侈。现在的电影还是要以文化为主流,提倡真善美,电影创作需要给人提供思考和启发。市场也应该给艺术片提供更多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