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3

“CJ”中韩合拍片项目发布 把中国、亚洲电影文化共同带向全世界

“CJ”中韩合拍片项目发布 把中国、亚洲电影文化共同带向全世界

孙红雷与韩国同行交流。

  如果韩国电影人加入中国功夫片,会呈现怎样的效果?去年韩国现象级影片《老手》翻拍成中国版将会变成什么样?昨天,CJ E&M中韩电影合拍片项目新闻发布会在中华艺术宫举行,发布了这家韩国著名娱乐公司未来两年的中国电影计划。随着上海”电影新政“的推行,一系列中韩合拍项目将在上海立项、拍摄完成,这也是上海电影产业国际化路线的开端。

  昨天的发布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胡劲军,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金妼贞、CJ E&M CHINA总裁郑泰成等出席了发布会,韩国一线电影人尹齐均、柳承莞、黄政民、以及孙红雷、曾志伟等嘉宾亮相发布会,参演《军舰岛》影片的宋仲基也送来了视频祝福。

  未来要在上海打造合作基地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胡劲军在开场致辞中介绍了这次发布会的渊源,“CJ中韩电影合拍片项目新闻发布会,其中的缘起要追溯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在韩国总统官邸青瓦台正式签署了《中韩电影合拍协议》。根据协议,两国合拍的电影若获得‘中外合作摄制电影(合拍片)’的认可,在中韩两国都将被看作“国产片”,并享受各自国内对国产电影的保护政策。”

  在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上海积极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加强中韩电影文化交流,推动中韩合拍片的发展。一方面,上海积极鼓励本土的影视公司与韩国影视机构合作拍摄电影,2016年,一系列中韩合拍项目在上海立项、拍摄完成。另一方面,上海也始终在与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韩国的影视公司等进行着不断的接洽和沟通,探寻彼此合作的机会。

  CJ E&M作为首个韩国影视公司在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上发布一系列优质的中韩合拍片项目,发布会只是中韩合拍电影的一个起步,未来上海还要打造中韩合拍片基地。在引进韩国优质影视资源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上海影视公司对出品中韩合拍影片的热情,提升合拍的数量和品质。

  中国与韩国,一个拥有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一个则拥有全亚洲目前水准最高的电影制作技术。一大批中韩合拍电影项目落户上海,为中韩电影文化交流,中韩合拍片事业,以及上海电影产业注入崭新的活力。

  中韩共同开发新IP

  “合拍电影,讲好中国故事最重要,而不仅仅是资金、演员的合作,类型片这两年在中国越来越有市场,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合拍的好资源,讲好一个故事。”CJ E&M China 电影事业副总裁沈婷昭说。

  事实上,这两年中国翻拍了不少韩国电影,像《重返20岁》、《我是证人》等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韩国有个“剧本宝库”,让不少中国导演颇为羡慕。而昨天CJ E&M公布的数据更让人吃惊:作为首家创立全球化IP研发系统的电影公司,CJ E&M 致力于开发优质的国际项目,每年产出1000个原创剧本,拥有500个自有IP,并与国际影人保持着深度合作。

  曾志伟讲了姜帝圭执导的《长寿商会》的故事:“一般电影都是讲年轻人谈恋爱的,但现在这个老年题材也拍得很好看,我被骗看了,然后哭得很惨。我就去跟韩国方面谈,想买下版权翻拍,但CJ死活不肯卖,说合作倒是可以的。”他透露,中国翻拍的版本,他很愿意去挑战一下。

  确实,中韩越来越倾向于合作开发项目。昨日CJ E&M发布的项目中,《功夫机器人》由CJ、万达和Dexter三方联手,由曾执导过《色即是空》、《海云台》等经典电影的尹齐均导演执导。《功夫机器人》是一部讲述学了功夫的清扫机器人与人类朋友一起共同击退恶人的科幻动作电影。《功夫机器人》运用了中国最典型的文化元素‘功夫’,在这个基础之上添加笑料,最后再烘托出温暖的人间之爱。“现在剧本进入最后阶段,下半年会开拍,应该是明年下半年能够跟观众见面。”导演尹齐均介绍说。

  中韩合拍,对中国来说,固然可以用到很多韩国的经验和优秀资源,但对韩国电影行业也同样是一次大的机遇。尹齐均导演就感慨地说:“中国电影市场即将超越好莱坞,所以我们有责任把中国、亚洲电影文化,共同带向全世界。”依托中国这个大市场的影响力,这个梦想的实现,也会容易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