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1

评委介绍:埃米尔·库斯图里卡领衔金爵评审团

评委介绍:埃米尔·库斯图里卡领衔金爵评审团

  此次,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金爵奖”评委名单一经公布,便引起了影迷的关注。完成三大电影节“大满贯”的当代电影大师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将出任主竞赛单元“金爵奖”评委会主席。而纪录片和动画片单元分别由原一男和乔治·史威兹贝尔坐镇。这些“大咖”的到来让此次金爵奖的评选更添精彩。

  埃米尔·库斯图里卡

  (塞尔维亚导演、演员、制片人)

  著名导演、音乐人、演员、制片人、作家及建筑师,生于萨拉热窝。载誉戛纳、柏林、威尼斯三大电影节的著名塞尔维亚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将出任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生于萨拉热窝的库斯图里卡是一位电影天才。1981年,他凭借长片处女作《你是否记得多丽·贝尔?》,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

  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库斯图里卡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杰出影片。1985年,凭借《爸爸去出差》,夺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库斯图里卡一直以来都是各大电影节的宠儿,也是极少数完成三大电影节“大满贯”的当代电影大师之一。值得一提的是,1995年,他凭借长达三个小时的宏片巨制《地下》,再次摘下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桂冠。

  阿托姆·伊戈扬

  (加拿大导演)

  阿托姆·伊戈扬是美加两国导演协会、作家协会,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会以及加拿大皇家艺术学院的成员之一。他也是加拿大勋章的持有者,2015年被授予总督表演艺术终身成就奖。

  伊戈扬迄今为止已经拍摄了16部长片,累计获得5个戛纳电影节奖项、2个奥斯卡提名、8座金尼奖以及包括纽约国家影评协会在内的多家机构颁发的众多奖项。

  林嘉欣

  (中国香港演员)

  2002年首部作品《男人四十》(2002)即获得金马奖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及最佳女配角。其后主演电影《异度空间》(2002)、《怪物》(2005)、《亲密》(2008)及《暗色天堂》(2015),多次获提名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2015年凭《百日告别》荣获金马奖最佳女主角,成为第一位获大满贯的女演员。

  丹尼埃尔·卢凯蒂

  (意大利导演)

  卢凯蒂毕业于高蒙电影学院,并以南尼·莫莱蒂的助理导演身份开启了职业生涯。

  他担纲导演的首部作品《即将发生的明天》(1988)赢得了意大利电影大卫奖的最佳新导演奖,并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摄影机奖的提名。卢凯蒂随后拍摄了大获成功的作品《跑腿》(1991),该片被认为预言了翌年震惊意大利的“清洁之手”腐败丑闻,并捧得了四座意大利电影大卫奖奖杯。卢凯蒂目前在罗马的国家电影学院担任课程指导的主管教授一职。

  万玛才旦

  (中国导演、编剧)

  1991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其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日、捷克等文字译介到国外,获多种文学奖项。

  2002年开始电影编导工作,以拍摄藏语母语电影为主。新作《塔洛》入围第7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荣获得第52届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第9届亚太电影大奖最佳摄影特别奖,第16届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学生评审团奖等多项大奖。

  阿伯德拉马纳·希萨柯

  (毛里塔尼亚导演、制片人)

  就读于莫斯科首屈一指的格拉西莫夫电影艺术学院,随后在那里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十月》(1993)。该片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引起热烈反响,也开启了希萨柯的职业生涯并使之成为非洲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人。

  2014年,他广受好评的电影《廷巴克图》获得七项凯撒奖,并同时获得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严歌苓

  (美籍华裔作家、编剧)

  中英双语写作小说家,影视编剧,美国编剧协会会员。著有《陆犯焉识》、《金陵十三衩》、《少女小渔》、《天浴》,以及以英文直接创作的长篇小说《赴宴者》等文学作品受到英、美评论界好评,根据她的《少女小渔》和《天浴》改编的电影分别获亚太国际电影节和金马奖;《天浴》于1999年获得“美国影评人协会”的奖项。根据她的小说《金陵十三衩》和《陆犯焉识》改编、由张艺谋导演执导的影片分别参展于柏林和戛纳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