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2

线上线下并举 插上飞翔翅膀——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综述之五

 
线上线下并举  插上飞翔翅膀


从2月的柏林国际电影节以来,全球几乎所有的电影节宣布延期或取消。面对疫情,上海国际电影节坚决贯彻“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精神,5月发布了延期公告。在国家主管部门和上级领导部门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终于在7月拉开大幕。虽然,疫情暂时挡住了中外电影人集聚交流的脚步,却也倒逼电影节改变传统模式,从互联网寻找创新突破的机遇。本届国际电影节除了增加线上展映、论坛线上直播等之外,还首次贯通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和上海电视节电视市场,以国际影视云市场的方式实行全线上举办,产生了意外的效果。

电影市场的根本宗旨,是为了服务电影行业的交流、交易和交友,推动机构展示和版权贸易等。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和上海电视节电视市场总参展商共580家。今年,国际影视云市场的征集虽然很晚公布,想不到,马上在全球影视行业激起热烈反响,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就有超过700家展商申报参展,其中,海外展商首次突破五成,而且,覆盖五大洲。一些海外展商在申报时表示:“我们用不着携带展示物料旅途劳顿,云市场功能齐全,成本低、又便捷,充分体现了上影节为展商服务的用心,这是非常棒的‘上海方案’。”


打开7月31日上线的国际影视云市场页面,云展览、云洽谈、云活动、云服务等路径明晰,其中还设置了“脱贫攻坚奔小康”重点剧目展、“中国剧场”主题展、“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展、影视后期制作展、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展等五大主题展区。“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立三年来,积极开展电影文化的交流互鉴,尤其是上海国际电影节凭借这个平台,以“一带一路”电影巡展的机制,把一批批入围金爵奖、亚新奖的中国新片推向各国机构成员的电影节,通过电影文化促进民相亲、心相近,目前,这个联盟已扩展为44个国家、50个机构成员。而长三角影视拍摄基地合作联盟展也十分醒目。去年电影节电影市场首日,长三角地区影视拍摄基地建立了合作机制,今年上半年,几乎所有的拍摄基地处于“停摆”状态,也促使他们在思考中调整方向,探讨用进一步团结合作,为影视拍摄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由此,在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这个联盟应运而成立,在影视云市场的平台上首次亮相。

据统计,从7月17日宣布举办至8月1日,关键词“上海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微博话题增量超3亿;电影节视频的微博播放量超千万次;官方短视频平台快手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主题视频播放量超过1.2亿次;上影节在合作音频平台喜马拉雅搭建专区,开幕一周来收听金爵电影论坛等相关音频超过30万人次。此外,金爵电影论坛还在央视频、学习强国、文汇APP,以及优酷、腾讯视频、咪咕、百视通等视频平台上收获了无数的点赞。这些数据说明上海国际电影节尽管实施线下活动参与者限流等疫情防控措施,却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冲破了传统办节的局限,获得了远超以往的参与人次和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