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9
亚新奖官方入选片 | 《慕伶,一鸣,伟明》:展现中国式父子的“告白”
“片名是一家三口的名字,影片也分成了三段式的结构,以不同的视角呈现这个家庭在遭遇变故后的关系变化。在爸爸伟明生病的这件事情上,无论是对于整个家庭还是成员个体的冲击和影响都是巨大的。过程里,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值得被诉说和描写。”在今天举办的亚新奖官方入选片《慕伶,一鸣,伟明》见面会上,黄梓导演平静地说出了自己这部作品的故事梗概,比起坐在身旁的制片人钱艺妮,他显得不善言辞,就像这部电影一样冷静克制——画面干净,台词平静,有些私人化并不直白的隐喻,没有太多强烈的冲突,像极了每个中国式家庭的生活场景和父子之间的含蓄表达。
《慕伶,一鸣,伟明》在上影节放映后,得到了不错的反响,这也印证了制片人钱艺妮当时在选片会上对黄梓导演的最初印象:“我很惊讶于导演他第一部长片作品,就能够展现这样成熟的掌控力,我相信他将来的电影之路会非常长,然后会有很多的可能性。”而能有这样的自然流露,可能跟这部电影取材自黄梓导演真实的经历有着密切关系。
曾出国学习导演专业的黄梓,从未想过将来会拍摄一部家庭片,直到他得知父亲罹患癌症的消息,才有了创作的冲动。父亲去世后,他强打起精神,将人生中最困惑的两段时期写成了剧本——高中毕业出国前与母亲糟糕的关系;以及回国后得知父亲生病。他把两个时空和同一种“想逃离家”的状态写成了电影里的这个故事。
把说过的话和没说的话,编进台词,把曾经的生活情景搬进电影,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这部电影一定程度上成为了黄梓对天堂里的父亲的一段“告白”:“我希望我在现实中没有做到的事情,我没有满足他的事情,我在电影里面可以把它呈现出来。”譬如片尾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卧铺上的情节,就源自于黄梓小时候常挤在父母之间睡觉,长大了父亲还常常拿这事调侃,甚至在病榻上还拿这事说笑。黄梓说起和父亲的故事,充满了温情又不免遗憾:“ 因为我跟我爸特别缺乏交流,他其实不太知道我想干什么,虽然他总是试图投其所好,我喜欢看球他也看球,他来跟我聊球,虽然我觉得他不懂球,我不跟他聊。所谓的我想改变世界(影片里儿子的一句台词),是我想让他知道我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个想法。”
戏里戏外,从拍摄制作到内容本身,《慕伶,一鸣,伟明》都是以“情”驱动。因为寄托了太多感情和愿望,能够把这部电影拍出来,已经成为了导演黄梓的执念。为此,他找来了整个家族参与拍摄,虽然初期在资金启动上遇到了困难,但最终他还是接受了亲戚的前期投资,顺利完成影片拍摄。在他看来,作为一个创作者得有一个坚固的内心,无论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这些都不算是妥协,“只是以另外一种表达方式,去跟这个世界对话,跟观众去产生一种连接。我觉得以一个真诚的心去拍电影才是最重要的。”他还透露自己下一部作品希望能够关注一些社会议题,但要找到打动自己的创作核心,尚待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