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14

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柏林推广会

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柏林推广会

        北京时间2月14日晨,上海国际电影节在柏林举行海外推广会。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会长班诺特?吉尼斯提(Benoit Ginisty)、东京电影节主席椎名保、著名剧作家严歌苓、中国驻德大使馆文化参赞陈平,以及《长江图》导演杨超和主演秦昊、辛芷蕾、谭凯等出席。电影节执行副秘书长傅文霞宣布: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2016年6月11日至19日举行,塞尔维亚电影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将担任金爵奖评委会主席。
        据了解,出任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的埃米尔?库斯图里卡是享誉全球的著名电影导演,1981年他以长片处女作《你是否记得多丽?贝尔?》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处女作奖,四年后又以《爸爸去出差》夺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并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此后他一发不可收拾,不仅高产而且作品质量极高,多次在威尼斯、戛纳、柏林三大电影节斩获大奖,更于1995年凭借《地下》再次摘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群星云集  持续升级
        在中国电影市场强势壮大的背景下,2015年举行的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吸引了108个国家和地区的2096部影片报名,再次刷新历史纪录。9天的电影节期间,391部中外影片在上海45家影院、51块银幕,共放映1275场,观影人次超30万,票房近1800万元,苏菲?玛索、裴淳华、成龙等国际巨星莅临现场。电影节期间还举办了80场观众见面会,现场互动极为热烈。
        2015年的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进行了全面的板块结构创新:金爵奖增设纪录片和动画片单元评奖;以孵化亚洲影视新人为己任的“亚洲新人奖”全面升级,采取提名制评选模式,设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演员,最佳编剧与最佳摄影六大奖项;全新推出的首届“互联网电影嘉年华”,打造互联网影视新人与优质IP的孵化平台、互联网电影产业探索与思考的聚焦平台,以及影迷互动与体验电影互联网化的推广平台;首届成龙动作电影周,由国际动作巨星成龙与上海国际电影节联合发起,旨在表彰为动作电影做出杰出贡献的电影人,着力培育华人动作新生力量,更好地助推中国电影走出去。
国际制片人协会会长班诺特?吉尼斯提(Benoit Ginisty)充分肯定了上海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他认为上海电影节的迅速成长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推介新人  促进交流
        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继续巩固与东京电影节、釜山电影节达成的新人直通车合作。据傅文霞介绍,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向东京电影节推荐了三部亚洲新人奖入围作品,其中《少年巴比伦》入围“亚洲未来”单元,《河》和《少年班》入围“聚焦世界”单元。上海国际电影节还将加强与多伦多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的交流,相互推荐优秀电影和电影人,让优秀影片能获得更大的国际平台。
        东京电影节主席椎名保谈到,去年与上海电影节的新人直通车项目成果显著,他非常重视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合作,希望未来共同努力、推动亚洲电影产业的发展。
        在今年的电影节期间,上海国际电影节与英国电影学会(British Film Institute)以及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还将合作举办“莎翁影史”——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纪念影像大展。此影展汇集了英国电影史上诸多根据莎士比亚作品改编拍摄的电影,跨度超越100年。著名莎剧演员、《指环王》系列电影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爵士将出席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式,并参加与导演理查德隆克瑞恩共同改编、由其领衔主演的电影《理查三世》(1995年)的特别展映活动。


        市场扩容  孵化新作
        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全年总票房超过440亿元,比上年增长49%。中国电影市场以连续10多年惊人的增长速度,正迅速成长为电影业最具活力、最具价值的“风水宝地”。上海国际电影节也不遗余力为中外电影的交流做出积极的贡献。
        今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项目市场创办十周年。作为华语片及中外合拍片寻找合作、融资、推广的综合性平台,项目市场近年来硕果磊磊,成功孵化了《师父》《十二公民》《白日焰火》《少女哪吒》等影片,在国内外电影节获得了极高评价,也受到广大观众的普遍赞誉。
著名作家严歌苓女士曾担任2009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项目市场评委,与上海国际电影节有着不解之缘,她期待上海电影节挖掘更多青年导演,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孵化更优秀的电影作品。
        第66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长江图》导演杨超也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常客,他在推广会上致辞时说:“中国人把上海称为‘魔都’,这个叫法道出了上海非凡的经济活力和创意精神。我的电影《长江图》在上海开机,沿着长江逆流而上。经过了四年艰辛的历程,现在,这部电影来到了柏林,回到了上海之夜。这是一个魔幻的旅程。欢迎大家到长江上去,到上海去。我相信你们能发现更多奇特和美好的东西。”


        电影新政  成效初显
        自2014年10月上海市政府颁布《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一年多来,上海的各项产业指标有了明显增长。目前,上海已聚集了博纳影业、天马影业、游族影业、奥飞影业、米粒影业、淘米科技等一批优秀民营影视企业,优质影片不断涌现。在上海立项、经上海电影发展专项基金扶持的电影《叶问3》,由上海鸣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于上月(1月)获得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8项提名;上海东方梦工厂与美国梦工厂动画联合制作的《功夫熊猫3》领跑春节档,以绝对优势连续多日蝉联当日票房冠军,在国内的票房十分喜人。
        2015年11月,上海市政府颁布《<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实施细则》,在资金、电影拍摄、取景、后期制作、发行以及建立影院等方面,设立了各种优惠和支持政策。在中国电影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时,上海的利好政策不仅鼓励和刺激了本土影视产业的发展,也已吸引了诸多国际影视行业巨头陆续进驻上海。
依托于上海良好的影视业环境,依托于全国势头迅猛的电影市场,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努力成为中国电影行业的标杆,并努力为电影人和广大影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