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22

金爵论坛|沪港电影的合作与交流:政策利好推动进入融合新阶段

6月21日下午,由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主办、壹娱观察合作的“沪港电影合作交流论坛”举行。


导演、编剧庄文强,监制林炳坤,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电影股份公司董事长任仲伦,香蕉影业执行总裁韦翔东等出席论坛,纪录片导演魏君子受邀担任主持,与与会嘉宾一起,探讨如何推动沪港优秀电影人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促进沪港影视产业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沪港影视合作再升级。


从概念启蒙到商业化推动

从许鞍华的《半生缘》、关锦鹏的《长恨歌》到王家卫的《2046》,不少香港影片里都有着上海文化的烙印,上海方言、旗袍、老洋房、交响乐等等,构成了香港电影里的典型上海记忆。

任仲伦在回顾沪港电影合作的一些案例时表示,沪港电影合作如今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指出,从近十年的中国电影看,香港电影给内地电影带来最大的好处,就是工业化的规则流程和规范,“前几年是启蒙,这几年讲的是推动,商业化的思维和商业的表现能力。”

谈及近年合作的感受,庄文强表示,接触内地市场的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看到了一个更广阔更多元的市场。林炳坤则进一步指出,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强大,与内地的合拍比以前有了更多的机会,与此同时还有进一步深化的空间。

韦翔东表示,电影导演是艺术创作,但更是一个技术活,需要有经验丰富的流程,香港电影人各个工种配合、各司其职,这是香港电影工业化的匠人精神给年轻创作者团队带来的启迪。

政策红利、类型多元化

任仲伦认为,沪港电影的创作者经过多年的相互融合已经达到了一个新阶段,未来沪港电影合作不是只能局限于哪几类题材,完全是多元开放的。

任仲伦还指出,国家电影局4月出台的支持港澳电影业在内地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有助于彼此更深入更全面的合作。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发展的进程中,需要更多的华语电影人团结起来,而沪港合作的这些经验,可以成为华语各个地区电影合作的参考和借鉴。

庄文强表示,政策越开放,对创意的体现必然会有好的影响。以香港电影产业发展走向海外的历程来看,这也有利于中国电影提升全球竞争力。

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金爵论坛将于6月16日至21日举行,含10场论坛及4场“电影学堂”活动。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以献礼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推动中国从电影大国向强国迈进为主题,深入电影产业各个环节,围绕电影工业化、产业链、科幻电影、电影教育、主流电影创新等话题展开智慧碰撞,同时还以做深做实“一带一路”电影交流、呈现电影艺术为重要方向,全方位展现中国电影的生命力,充分践行平台使命,助力中国电影走向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