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9

影评写作营 │ 想成为影评达人?先要知道这几招!

500多部中外佳片的密集展映,使得正在举办的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广大影迷的观影盛宴和交流平台。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再次与上海市民文化节联手,举办“电影中的真善美”市民影评征文活动。马上,上海电影评论学会、长宁区图书馆一起开设了“市民影评写作营”。“写作营”邀请沪上知名影评人上阵,指导观众如何撰写影评,引导和激发观众在观赏电影的同时,发现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6月18日,为期5天的“市民影评写作营”在临近上海影城的幸福集荟书店拉开启动。第一期由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员、青年影评人马圣楠,带来了一场名为“法国经典电影管窥”的讲座指导。

马圣楠从电影艺术的起点——高蒙电影放映机谈起,梳理了布列松、梅尔维尔、瓦尔达等多位本届电影节展映影片涉及的法国影人,拉近普通观众与这些影片的距离。“影评没有门槛,所有人都能写,唯一需要开启的,就是对一部影片的感触。”马圣楠说,市民影评写作营除了指导观众撰写影评,还可以帮助更多人找到喜欢或者适合观看的影片。

那么,遇到自己喜欢的影片之后,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视角新颖,情感真挚的影评呢?马圣楠认为,影评不必拘泥于形式和结构。就如法国著名影评人傅东的所说的,影评其实是艺术的再创作,是一种私人感情的分享,而写影评的快感就在于分享影片带来的喜悦。“打动自己的,才会打动别人。当你静心去写一篇影评,只要语言通顺、观点清晰,就会感染人。”

一部影片先要感动自己,继而通过影评的方式打动他人,在这个过程中,真诚的写作态度至关重要。对某些以攻击性、批判性来抓人眼球、哗众取宠的影评,马圣楠认为绝不可取。“对于电影艺术,或者影评写作的态度,固然可以通过生活化、市井化让文字充满烟火气与可读性,然而另一方面,出于同样对电影人的尊重,影评的写作也应该是真诚的。为了批评而批评、故意找茬的先验式批评,会将影评庸俗化。”

一些现场的听众表示,以前看电影只是一知半解或者看过算数,并不理解或去思考电影的内涵,听了这场讲座后,一方面对法国电影有了更整体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激起了自己开动脑筋试一试的欲望。他们纷纷说,这样的讲座对提高市民的观影素质大有好处,希望以后能经常举办。

从昨天开始,市民影评写作营连续五天在幸福集荟举办影评人沙龙,每期主题都会贴近电影节展映片单元。接下来四期的内容分别为:锡兰与他的电影世界、希腊电影漫谈、电影短片简史和《是枝裕和:再次从这里开始》新书发布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