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6
特别策划 | 亚洲传说与现实
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曾推出“亚洲当代作者群像“单元,管中窥豹地探看个体写作如何呈现亚洲世界。今年,我们将延续对“亚洲电影”的关注,从更大时间跨度的亚洲电影史中甄选出另一些作品,推出“亚洲传说与现实”的特别策划单元。在这些电影中,传说与现实交相呼应,它们是关于大写神灵的故事,更是关于小写人间的故事。
华语名作《大轮回》接续古今,是以生命观念、戏舞元素点睛的三联画;亚美尼亚诗篇《吟游诗人》审美独特,在一千个日夜里传颂民族故事;马来西亚式的乡愁故事《无夏之年》以传说缝合错落时空;印度尼西亚当代典范《爪哇安魂曲》以现代姿态演绎传统史诗;菲律宾伦理题材《你的子宫》则在现实奇景中观察被传统统治的部族生活;不丹新锐《红色欲望》不仅以文化符号呼应现实心理,更将民俗美学大开大合碰撞当代议题。
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各种文明在亚洲这片土地上交相辉映,谱写了亚洲文明发展史诗,为世界文明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亚洲的电影工作者们,用大银幕讲述各自民族的传说、神话、故事,构成了亚洲电影的璀璨图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亚洲传说与现实特别策划,将让观众通过这些影片的交流互鉴,深入了解亚洲文明。
大轮回
The Wheel of Life
- 1983 -
看 点
三大名导演绎三生三世
三位华人电影名导胡金铨、李行、白景瑞执导的集锦片,以一把鱼肠剑贯穿了发生在明朝、民国、当代三个时空两男一女的轮回故事,荣获金马奖最佳剪辑和最佳美术指导奖。台湾地区电影中心在本片主演、现任台新银行文化艺术基金会董事彭雪芬的资助下,将影片原始底片进行了4K扫描、2K修复,历时三个多月完成修复工作。修复版在2019年4月意大利乌迪内远东电影节首映。
吟游诗人
The Lovelorn Minstrel
- 1988 -
看 点
诗人导演的绝唱
来自亚美尼亚的电影诗人谢尔盖·帕拉杰诺夫最后一部完整的作品,松散地改编自莱蒙托夫的短篇小说,通过吟游诗人的返乡之旅将阿塞拜疆迷人的传统服饰、音乐、舞蹈、风俗一一展现。帕拉杰诺夫标志性的镶嵌画式构图在本片中再次体现,加上绚烂色彩和通过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连接产生诗歌韵律感的手法,令人得到一次美的洗礼。片尾向已去世的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致意的字幕更让所有影迷为之心情沉重。
爪哇安魂曲
Opera Jawa
- 2006 -
看 点
且歌且舞的视听盛宴
印度尼西亚当代电影大师加林·努格罗因母亲于2005年去世而想要执导一部关于爪哇文化的电影。与此同时,努格罗也接到了奥地利政府委托拍摄一部纪念莫扎特诞辰250周年的电影的提案,因此将两者合二为一成《爪哇安魂曲》。影片由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传统戏曲、舞台剧等多种元素构成,在梵语吟唱和舞蹈律动展现了爪哇文化的迷人魅力。入围2006年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
无夏之年
Year without a Summer
- 2010 -
看 点
女导演的热带思乡曲
马来西亚女导演陈翠梅作品,以一个过气歌手返乡与儿时好友见面为线索,在对童年往事的追忆中与现实做反向对应。皎洁的月光下不停变化的海面和口口相传中遥远的神话引入一分为二的叙事结构,成就了这个属于热带的、永远回不去的乡愁故事,同时也不动声色地表达了城乡差异中人的变化。荣获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独立电影节未来电影大奖特别表扬。
你的子宫
Thy Womb
- 2012 -
看 点
为何她要出让自己的丈夫
菲律宾当代电影大师布里兰特·曼多萨的代表作品之一,讲述无法生育的妻子为丈夫寻找一个有生育能力的女人的故事。影片真实描写了菲律宾西南部巴瑶族人的水上生活,菲律宾电影史上传奇女星诺拉·阿诺尔在片中以朴实无华的演出征服了观众,荣获马尼拉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女演员等多个奖项肯定。
红色欲望
The Red Phallus
- 2018 -
看 点
灰姑娘的欲望地带
不丹导演扎希·吉尔申的长片处女作,描写高中女生珊嘉在父亲、情人等压榨下的生活。影片将外部风景和室内空间的进行心理对比、运用突如其来的红色元素、民俗特色极为鲜明的木雕和面具等来增加压迫感,形成触目惊心的视觉冲击力,借以展示女性对父权社会的无声控诉和自我觉醒的过程。入围2018年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竞赛单元和2019年柏林电影节新生代竞赛单元。
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重磅片单。
注:如遇片目变动,以实际排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