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9
向大师致敬 | 安哲片单关键词:有始有终
2019年1月24日,即希腊电影大师西奥·安哲罗普洛斯去世七周年当天,上海国际电影节为大家放出了今年影展的首个大招:安哲罗普洛斯作品回顾展。这个消息一经公布,立刻引发了大量观众讨论。在等待一周后,今天就为大家公布安哲洛普洛斯回顾展的影片片单。
本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安哲罗普洛斯回顾展将展映他七部作品:《放送》、《重建》、《猎人》、《养蜂人》、《雾中风景》、《哭泣的草原》、《时光之尘》。从选片角度而言,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有始有终”,既有他执导的短片处女作和长片处女作,又涵盖了他的遗作。
安哲罗普洛斯与马斯楚安尼拍摄《养蜂人》现场
这次回顾展将是观众(重新)认识安哲罗普洛斯的好机会,通过这七部影片可以看尽安哲罗普洛斯长达四十多年的执导轨迹和电影风格的演变,甚至还能看到他在自己电影中的唯一一次亮相。
本次安哲罗普洛斯回顾展得到了希腊国家电影中心的大力协助,以下这五部影片均由希腊国家电影中心进行了2K数字修复:
放送
Broadcast
- 1968 -
安哲罗普洛斯的短片处女作,以媒体寻找“理想男人”为开端,用讽刺幽默的手法描绘一个普通公务员逐步成为媒体话题制造工具的故事。影片见证了雅典妇女解放运动的成功,在叙事上带有鲜明的法国电影新浪潮风格,利用叙事的跳接,巧妙规避当时希腊严苛的电影审查制度,模糊纪实与剧情片的界限,对比现实与媒体操控下的两种不同世界,通过小人物的悲剧对传统媒体进行强烈讽刺。影片获得了1968年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希腊影评人协会最佳短片奖和特别表扬荣誉奖。
看 点
安哲罗普洛斯难得一见的短片处女作
重建
Reconstruction
- 1970 -
安哲罗普洛斯的长片处女作,也是唯一一部有他参演并饰演自己的电影作品,更是日后其所有电影作品的“母版”。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将一起家庭谋杀案通过事件结果、警官假想、记者和导演猜想三种不同视角,以别出心裁的“反侦探”叙事模式探索事件本身,企图在模糊真相的过程中,揭示希腊穷苦地区民主与女权意识的薄弱,反思希腊政府的弊端。影片在1970年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上夺得最佳影片、最佳新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并在1971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费比西影评人奖特别表扬。
看 点
安哲罗普洛斯自己扮演自己
猎人
The Hunters
- 1977 -
安哲罗普洛斯的“希腊近代史三部曲”之三,他也凭借本片首次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采用超现实主义的方式讲述一群贵族在狩猎时发现一具尸体并举行非常规仪式活动的故事,可看作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怪尸案》的反转版,完美诠释出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离间效果”,精巧地将多种令人咋舌的场景利用惊叹的长镜头,以舞台效果进行无缝组接,通过“罗生门”式的手法以同一批人演绎不同时期历史事件,绘制出一幅希腊近三十年历史的宏伟画卷。
看 点
当《怪尸案》遇上《罗生门》
养蜂人
The Beekeeper
- 1986 -
安哲罗普洛斯的“沉默三部曲”之二,曾入围第43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讲述一位养蜂人在前往南方放养蜜蜂的路途上,偶遇一失恋少女,两人在相处中产生情感的故事。这是意大利国宝级男演员马塞洛·马斯楚安尼与安哲罗普洛斯的首次合作,也是马斯楚安尼首次用希腊语为自己配音。两位伟大的电影人在拍摄过程中合作愉快并成为挚友。影片拍摄于希腊北部地区,大量迷雾与雨水为影片增添纯天然的诗意画面,在动人的希腊民歌衬托下,通过聚焦小人物折射出整个希腊社会的历史变动。
看 点
意大利国宝级男演员的希腊首秀
时光之尘
The Dust of Time
- 2008 -
安哲罗普洛斯的遗作,“现代希腊三部曲”之二。本片是安哲罗普洛斯雄心最大、场面制作最大、电影语言变化最大的作品,拍摄地涉及到波兰、美国、希腊、德国等六个国家,是真正意义上的当代史诗巨作。曾出演《永恒与一日》的德国国宝级演员布鲁诺·甘茨与安哲罗普洛斯二度合作,好莱坞演技派明星威廉·达福首次进入安哲罗普洛斯的“希腊电影宇宙”,并担任男主角。影片讲述一位希腊裔美国导演筹备拍摄其父母辈爱情的电影。通过现实与回忆、虚构与真实相互交错,纪实影像资料的叠加,编织出20世纪后半叶希腊社会的变迁。
看 点
安哲罗普洛斯的遗作
上海国际电影节安哲罗普洛斯回顾展五部数字修复拷贝影片就先介绍到这里,另外两部影片《雾中风景》、《哭泣的草原》将在下次另行详细介绍。
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第一时间获取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重磅片单。
注:如遇片目变动,以实际排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