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电影巡展:中国电影《矮婆》在华沙国际电影节进行展映
继9月的乌克兰基辅媒体周、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国际电影节之后,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巡展于近日来到波兰华沙。华沙当地时间10月13日晚上,由上影节推荐并选送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片《矮婆》,在第34届波兰华沙国际电影节“发现”单元开始了为期3天的展映。
《矮婆》海报
华沙国际电影节创办自1985年,是中东欧地区最重要的电影盛会之一。在今年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包括华沙电影节在内的全球29个国家的31个电影节和电影机构,一同签约成立了“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中国影片《矮婆》在华沙国际电影节的展映,正是”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成立后,上海国际电影节与华沙国际电影节的合作项目之一。
《矮婆》剧照
影片《矮婆》聚焦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讲述了蒋云洁(外号矮婆)在湖南的一个山村里与奶奶、两个同父异母的妹妹相依为命的感人故事。在缺少青年人的村子里,12岁的矮婆住在稍显残破的家里,除了要努力学习外还负担着繁重的家务,小小的年纪承担了常人所无法想象的压力。在跟随亲戚南下打工后,她开始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矮婆》开场前,观众有序入场
影片放映前,华沙国际电影节主席斯塔凡•劳丁和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副主任童颖先后致辞,斯塔凡•劳丁说:“正因为华沙电影节在今年6月加入‘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才有了今天这部影片在华沙国际电影节的放映活动”;童颖表示,“电影是文化的载体,期待通过《矮婆》的这次展映,能够让华沙观众更加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
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副主任童颖登台致辞
影片放映结束后,影片摄影指导和监制肖海平与现场观众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互动,肖海平不仅一一回答了观众对于该片剧情、拍摄等环节的疑问,还向大家介绍了片中所涉及的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他说:“这部影片来自于真实发生的故事,片中的演员也是都是导演蒋能杰湖南老家村庄的普通人。蒋能杰是一位对公益项目极其关注的独立纪录片导演,还在拍摄影片的村庄里建立了公益图书馆。他希望借以这部影片,呼吁更多的人来帮助这些孩子,让未来变得更美好。”
有观众对该片的拍摄手法很感兴趣,肖海平强调,“一开始我们想以孩子为视角,运用活泼的镜头表现形式来呈现;经过讨论后决定使用稳定的镜头,以还原影片纯净原始的氛围。”对于片中女主角云洁为何“一直很难过”,肖海平解释,“为了体现整个片子的基调,导演在演员的表演中进行了适当的引导,从而突出主角经历风雨后,看到希望,积极生活下去的决心。”肖海平还对当地观众介绍了一些影片所涉及的中国社会现状,“在中国乡村,人和人的关系更紧密些,而城市则由于忙碌的生活环境,人群关系比较陌生。”
影片放映现场,肖海平与观众进行互动
举行放映活动的影厅几乎座无虚席,在映后与主创的互动过程中,波兰观众对中国演员、中国的教育制度、留守儿童等社会话题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此肖海平一一进行解答。提问结束后,还有不少曾来过中国生活和学习的波兰观众意犹未尽,围着肖海平交流着自己对电影的看法,他们纷纷表示自己很喜欢中国文化,同时“很高兴能在波兰看到中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