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1

中日电影人论坛在东京举办 两国同行畅谈现状展望未来


3月5日,作为第二届“中日新片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日电影合拍论坛”在日本东京举办。论坛以“中日合拍片的现状与展望”为主题,由“日本导演在中国”、“线上购票:分析在中国受欢迎的日本影片倾向”、“合作:在中国制作电影”、“合拍片的现状与展望”四个部分组成。文化厅参事官坪田知弘致欢迎辞,摄影导演浜田毅、猫眼娱乐首席运营官康利、威秀娱乐集团亚洲公司总裁艾秋兴、制片人李少伟等嘉宾登台演讲,论坛吸引日本众多电影人和电影机构代表参与。

 
坪田知弘在致辞中表示,2018年中日签署中日电影合拍协议,为中日两国电影人的深化合作产生了显著效果,中国电影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日本电影也在发展。他希望有更多日本电影能来到中国,获得更多关注。

文化厅参事官坪田知弘致辞

曾经在担任东京国际电影节主席期间,积极推动东京国际电影节和上海国际电影节合作交流的UNIJAPAN副理事长椎名保,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日共同制作电影的意义”的演讲。他表示,中国电影市场的日益扩大,促使日本和中国的电影进行更多的交流合作,而3月6日到9日将在日本东京、大阪举行的“中国新片展·电影2019”,就是为了将更多中国电影展现在日本观众面前。

合拍片愈发受关注  中国团队专业度深受日本好评

UNIJAPAN副理事长椎名保在演讲

近年来,日本电影票房常年徘徊在相当于人民币120亿元上下,因此,日本电影人迫切希望开拓海外市场寻找发展空间;而中国的电影票房收入年年递增,去年达到了609.76亿元,市场容量越来越大。因此,中日合拍电影受到了日本电影人和电影机构的密切关注。

据介绍,目前日本电影进军海外主要通过四种方式:一是日本电影海外上映,如获得第7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小偷家族》。这类电影通过参赛参展等方式获得业界很高评价,从而走向世界,但在日本此类作品数量有限。二是翻拍经典。此类电影主要关注在类似于“龙珠”“哥斯拉”等在海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日本文化形象。三是借由人物和文化的传播,以日本知名电影人坂本龙一、是枝裕和等为代表,带动电影在海外的传播力。四是通过国际合拍电影。如《妖猫传》《战场上的圣诞节》等合拍片,因两国文化差异带来的碰撞,产生出不一样的审美效果,使合拍为电影带来了全球视野。

 
四年前,上海国际电影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两大电影节的合作就此展开了“国际直通车”“中日新片展”等一系列交流活动。2018年5月,中日两国政府签署的中日电影合拍协议,对两国电影深入交流、共同合作更是产生积极推动作用。目前,中日电影合拍正在稳步发展,截至今年3月,已有6个合拍项目提出申请。

浜田毅在发言时分享了他与中国同行合作拍摄的经历。1980年,浜田毅第一次来到中国参与电影合拍工作,期间对中国同行的敬业和专业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现场公布了即将与中国机构合拍《北纬十三度》的新计划,该片即将在湖北省展开拍摄。

 

浜田毅在论坛现场发言


大数据揭示日本电影在中国发展趋势  中日合拍未来值得期待
 
猫眼娱乐首席运营官康利用来自猫眼研究院的一组数据,分析了近三年日本电影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数据显示,日本影片在中国市场受欢迎程度越来越高,在非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的进口影片中,日本影片的平均单片票房仅次于印度电影,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影片。近三年来,在中国市场票房过亿的日本电影类型均为动画电影,动画类型日本电影逐渐成为中国市场票房主力,占据中国进口动画的半壁江山,其中《哆啦A梦》系列在中国深受欢迎,《你的名字》更是在中国成为现象级影片。该数据还揭示了日本电影受到欢迎的主要元素为故事动人、情感细腻、画风唯美;两国近年来电影合拍虽然逐渐发展,但版权输出能力仍显不足。

猫眼娱乐首席运营官康利

康利表示,未来随着中国市场不断增长,除日本引进片外,中日合拍、日本版权输出等中日合作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希望两国电影产业也能像旅游业一样发达。

威秀娱乐集团亚洲公司总裁艾秋兴

艾秋兴在论坛上介绍了威秀娱乐集团近年来参与引进海外电影、开拓亚洲电影市场的成果。李少伟则以参与的电影项目,说明了中日合拍片有成功的作品,也有因版权、时间和文化差异等问题无法实现的项目,他表示,从发展趋势来看,涌现更多中日合拍片将是必然。

论坛之后的现场互动环节,观众与嘉宾交流踊跃,氛围热烈。艾秋兴在回答观众提问时,建议日本同行找中国电影机构联合开发IP,因为中国电影人对于中国市场有自己的判断,人物、故事情节本地化,才能促使影片往中国观众喜欢的方向发展。艾秋兴还推荐日方制片人和投资人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项目创投活动,因为中国新的编剧、导演和投资方、新项目都会聚集在创投活动中。

本次论坛是“2019中日新片展”的重要活动之一,3月6日,“中日新片展”的另一组成部分“中国新片展·电影2019”将在东京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