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F经典单元
影片片单:
《厄舍古厦的倒塌》(1928)
《一条安达鲁狗》(1929)
《雾码头》(1938)
《小城之春》(1948)
《通往绞刑架的电梯》(1958)
《2001太空漫游》(4K)(1968)
《油脂》(4K)(1978)
《茜茜公主》(1955)
《茜茜公主2:年轻的皇后》(1956)
《茜茜公主3:皇后的命运》(1957)
《厄舍古厦的倒塌》(1928)
导演: 让·爱普斯坦
编剧: 埃德加·爱伦·坡/路易斯·布努埃尔/让·爱普斯坦
主演: 让·德比古
剧情简介
罗德里克与年轻的妻子玛德莱娜生活在厄舍家族的古厦里,一位医生经常来这里看望体弱多病的玛德莱娜。如同厄舍家族的所有男人,罗德里克充满激情地为妻子画肖像。在这个过程中,玛德莱娜的健康每况愈下,好像她的灵魂逐渐转移到了肖像上。
随着肖像的完成,玛德莱娜停止了呼吸。深深地爱着妻子的罗德里克相信妻子只是睡着了,拒绝将她埋葬,而是在孤独中等待她的归来。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他终于看到妻子活着回到了自己身边。然后,他们一起飞向天空,看到身下的厄舍古厦在雷击引起的大火中化为灰烬。
《厄舍古厦的倒塌》改编自美国著名小说家爱伦·坡的同名小说,并揉杂了《椭圆形画像》等作者另几部小说中的情节与人物设定。当然这部电影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布努埃尔作品”,因为它的导演是法国20年代印象派电影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波兰籍导演让·爱普斯坦。布努埃尔当时作为爱普斯坦的助理导演参与了这部影片的拍摄。
1925年,心怀艺术梦想的布努埃尔来到巴黎,并逐渐确立了自己对于电影的热情,他进入了让·爱普斯坦的私营电影学校进修。当时的让·爱普斯坦是法国最著名的商业导演之一,他的作品被誉为“印象主义的胜利,同时也是现代精神的胜利”。
不久后,布努埃尔作为助理导演开始协助爱普斯坦创作,拍出了《莫泊拉》(1926)和这部《厄舍古厦的倒塌》。
《厄舍古厦的倒塌》是典型的爱伦·坡式恐怖小说,电影通过非常规的摄影角度、特写镜头、画面迭印、镜头移动等技巧,成功传达了原著小说恐怖和神秘的气氛。
在这部默片中,爱普斯坦用大量意识流片段和景物隐喻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这在先锋派盛行的当时是非常时髦的做法,种种高端操作也深深影响了年轻的布努埃尔。
然而布努埃尔并没有沿着爱普斯坦的脚印一直走下去,况且当时印象主义在欧洲影坛已是日薄西山。1927年,爱普斯坦的导师阿贝尔·冈斯正在拍摄《拿破仑》,爱普斯坦要求布努埃尔助冈斯一臂之力,却意外遭到布努埃尔嘲讽般的拒绝。愤怒的爱普斯坦立刻开除了布努埃尔,厉声骂道:“你这小混蛋,也配如此轻视冈斯这等伟大导演?”
临别时他还送了布努埃尔另外一句话:“你看起来很超现实主义,小心超现实主义者,他们都是疯子。”
不巧,爱普斯坦一语成谶。一年后,这个“疯子”拍出了足以定义超现实主义的伟大作品——16分钟短片《一条安达鲁狗》。
《一条安达鲁狗》(1929)
导演: 路易斯·布努埃尔
编剧: 萨尔瓦多·达利/路易斯·布努埃尔
主演: 西蒙妮·玛勒伊/路易斯·布努埃尔/萨尔瓦多·达利/罗贝尔·奥梅
剧情简介
一个忧郁的男青年坐在月光下,磨着剃刀,他抽着烟,等着年轻女孩出现。男青年拿着剃刀抚弄年轻女孩的脸,用剃刀割开了她的眼球,同时乌云划过了月亮。
8年后,马路上出现了一个骑着自行车穿着类似女装斗篷的男青年,他晕倒在一个女人的楼下,女人下楼,拿走了他手中的盒子,男人再也没有醒来。回到屋内,女人坐着沉思,另一个男人来敲门,手心布满了蚂蚁。当男人和女人研究蚂蚁的时候,楼下一个穿着男装的女人正在拨弄一支断手,引起了路人的围观。随后女人的乳房、南瓜、修道士、钢琴、衣衫褴褛的男女纷纷出现在画面中,富有象征意义的梦境被一一展现。
与爱普斯坦决裂的一年后,布努埃尔第一次自己当导演,和另一位“疯子”——萨尔瓦多·达利合作编剧,拍摄了这支16分钟短片。
在布努埃尔的自传《我的最后一口气》中,他详细回忆了《一条安达鲁狗》的创作过程:“这部片子结合了达利和我两个人的梦境。那时候我住在达利家,有一天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一片乌云遮住了月亮,就像一把剃刀把眼球划开一样。达利听后告诉我他前晚也做了一个诡异的梦,梦里看见一只手掌,掌心爬满了蚂蚁。”
达利提议把这两段梦境拍成一部电影,不到一周剧本就完成了,没有故事情节,只有一幕接一幕的影像展现。布努埃尔说:“我们唯一的规则非常简单:打开所有非理性的大门,只保留那些震撼我们的影像,而不会试图解释‘为什么’。”
这部短片虽然只有16分钟,却留下了许多让后世电影人顶礼膜拜的经典镜头,“刀片划眼球”、“掌心爬蚂蚁”、“钢琴和死驴”等等。所有镜头都是无意义的梦境的拼接。
直到90年后的今天,仍有大量电影人在为《一条安达鲁狗》中的隐喻和精神内核争论不休,但就像布努埃尔所说,电影中所有一切都是非理性的,当你试图用理性的思维来理解它,你就已经输了。
有趣的是,当时布努埃尔正是想借这部电影来好好羞辱一番“理性”的法国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不料影片问世后却产生了巨大轰动,获得法国资产阶级的热烈追捧。这让布努埃尔绝望地喊道:“我到底能做些什么来救救这些崇尚一切新鲜事物的人呢?”
好在这并没有改变布努埃尔的立场——就像当时巴黎超现实主义圈子中的其他人一样,安德烈·布勒东、路易·阿拉贡、勒内·马格利特、保尔·艾吕雅,每个人虽身处中产阶级,却采取着反中产阶级立场。这样的情绪贯穿着布努埃尔的电影生涯,一直到1972年《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达到巅峰。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一条安达鲁狗》的第一个片段中,那个磨着剃刀的忧郁男青年正是布努埃尔亲自扮演的。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你就能坐在上海的电影院里,从大银幕上欣赏到超现实主义大师作品的风采。请抛开一切理性的念头,享受这一趟绝妙的梦境之旅。
《雾码头》(1938)
导演: 马塞尔·卡尔内
编剧: 雅克·普雷维尔 / 皮埃尔·迪马歇
主演: 皮埃尔·布拉瑟 / 勒内·格宁 / 马塞尔·佩雷斯 / 罗杰·莱格里斯
类型: 剧情 / 爱情 / 惊悚 / 犯罪
国家/地区: 法国
让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了一个落魄的逃兵。夜晚他搭上了一辆顺风车到了这座海滨小城,小城的码头上终日雾气弥漫,天空市集尽显压抑之色。让在这里遇到了美丽的奈丽,两人逐渐相爱,出于嫉妒,奈莉的监护人扎贝尔杀死奈莉的男友莫里斯悄悄抛尸。而之后引发了一连串的事,一夜间改变了男女主人公的人生走向……高明的人物关系处理提升了这个通俗剧故事的格调,堪称是早期法国诗意电影的杰作,法国电影艺术与技术科学院于1979年评本片为“法国十大佳片”第9名。
《雾码头》的历史意义在于,当时法国的银幕上是歌舞升平的音乐片、喜剧片的天下,它的出现无疑把所有沉浸于娱乐的观众拉回现实,充满灰暗压抑的战争时期的情绪和氛围,带来了警世的呐喊。法国梅里爱奖、威尼斯国际博览会特别荣誉奖、法国路易·德吕克奖……《雾码头》连连获奖,默默无闻地在电影界耕耘了十年的青年导演马赛尔·卡尔内,从此成名;他与编剧雅克·普莱维也从此成为难舍难分的搭档,两人合作的影片后来几乎都成为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的扛鼎之作。
《2001太空漫游》(4K)(1968)
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编剧: 亚瑟·克拉克 / 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 凯尔·杜拉 / 加里·洛克伍德 / 威廉姆·西尔维斯特 / 丹尼尔·里希特 / 雷纳德·洛塞特
类型: 科幻 / 惊悚 / 冒险
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一块大黑石树立在史前人类的面前,他们刚刚开始认识工具,进入到进化的里程碑。同样的黑石还在宇宙多处出现,它们矗立在月球上,漂浮在太空中,带着某种神秘的寓意。 2001年,为了寻找黑石的根源,人类开展一项木星登陆计划。飞船上有冬眠的三名宇航员,还有一部叫“HAL9000”的高智能电脑,却让富兰克和三名冬眠人员相继丧命,剩下波曼和这台“杀人”电脑作战…… 早在1969年人类首次登月的前一年,这部耗费了库布里克四年时间制作的鸿篇史诗巨制,就实现了人类对太空未知世界和空间站生活细节的所有想象,更是探讨了生命起源和意识觉醒的终极哲学。
《2001太空漫游》无愧于第一科幻片的称号,它的拍摄技术和叙述方式,都重新定义了科幻片这一门类,对后世电影有如“黑石”般的存在,神秘又充满启发。随着时光流逝50年,这部史诗巨作愈发显得超前和伟大。一部电影,台词稀少,镜头语言和构图配色却无比精致,描绘了库布里克美学之下的无垠太空和人类寓言。故事中既有对科技精准表现乃至赞叹,同时也展现了科技发展带来的疑虑与反思。在大银幕上欣赏这部电影,就如同观赏一个集所有美之大成的艺术特展,而此次展映的4K修复版是目前世界上最清晰的版本,当理查·斯特劳斯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响起的那一刻,你会自觉感知其伟大之所在。
油脂(1978)
导演: 兰德尔·克莱泽
编剧: 布朗蒂·伍达德 / 吉姆·雅各布斯 / 沃伦·凯西 / 阿伦·卡尔
主演: 约翰·屈伏塔 / 奥莉维亚·纽顿-约翰 / 斯托卡特·詹宁
类型: 爱情 / 歌舞
国家/地区: 美国
故事讲述了活泼纯真的珊迪·奥森度假时,在沙滩邂逅了美国男孩、“硬汉帮”的老大丹尼·祖克,本以为一段青涩甜蜜的初恋随着夏天一同结束。然而峰回路转,桑迪随父母移居美国,居然和丹尼在同一所学校读书。为了追求丹尼,乖乖女珊迪变得赶时髦潮流,一场轰轰烈烈的校园爱情故事即将展开……年轻的朋友们,你知道吗?在约翰·屈伏塔变身杀手文森特和乌曼·瑟玛跳扭扭舞之前,早在70年代末,他饰演的丹尼·祖克,就用舞姿迷倒了万千少女!
虽然在国内《油脂》的知名度远远赶不上他主演的《低俗小说》,但当年《油脂》全球票房达到了3.95亿美元,截至2015年7月,它仍为美国最高票房的歌舞片,本片把主演约翰·屈伏塔送上了“流量小生”的宝座,更是巩固了他之前以《周末夜狂热》创下的“舞王”头衔,跟当时的演员马龙•白兰度平起平坐,甚至连戴安娜王妃也要与他共舞。这部美国早期的青春歌舞片也成为了年轻人的时髦风向标,卷发迪斯科的时髦装束,甚至风靡亚洲,张国荣首张专辑收录的《油脂热潮》唱的就是这股流行风。
茜茜公主(1955年)
导演:恩斯特•马里施卡
主演: 罗密•施奈德 / 卡尔海因茨•伯姆 / 玛格达•施奈德 / 乌塔•弗朗茨 / 古斯塔夫•克努特
茜茜出生在巴伐利亚的贵族家庭,她美丽动人,性格活泼。为了参加姐姐海伦与奥地利王位继承人弗兰兹的订婚礼,母亲带着茜茜来到奥地利。调皮的茜茜偷偷溜出去钓鱼,不料却与弗兰兹偶遇,她的微笑深深触动了弗兰兹。在生日庆典上,弗兰兹违背母亲苏菲的旨意,宣布茜茜才是自己的皇后。虽然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这段爱情即将面临考验。
茜茜公主2:年轻的皇后(1956年)
导演:恩斯特•马里施卡
主演: 罗密•施奈德 / 卡尔海因茨•伯姆 / 玛格达•施奈德 / 古斯塔夫•克努特/威尔玛•德吉舍尔
在盛大的维也纳皇家婚礼之后,茜茜开始了皇后的生活,但与皇太后苏菲相处非常艰难,顽固不化的苏菲让儿子弗兰兹和自己一样恪守皇室陈规。女儿出生后,弗兰兹竟按皇室规矩不让茜茜抚养自己的女儿。伤心的茜茜只身一人回到巴伐利亚,弗兰兹愧疚不已,追来劝妻子返回奥地利,苏菲也被迫同意母女团聚。之后,茜茜伴随弗兰兹出访多国,在匈牙利他们受到了热烈欢迎,加冕为奥匈帝国的国王和皇后。
茜茜公主3:皇后的命运(1957年)
导演:恩斯特•马里施卡
主演:罗密•施奈德 / 卡尔海因茨•伯姆 / 玛格达•施奈德 / 古斯塔夫•克努特/乌塔•弗朗茨
弗兰兹埋头国事,母亲苏菲却屡屡干预朝政,甚至散布茜茜和安德森伯爵的谣言。当茜茜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病时,她不得不与女儿再次分离。茜茜被送往遥远的小岛上疗养,孤独无助的她在母亲的精心呵护下逐渐康复。病愈之后,茜茜陪同弗兰兹前往意大利北部进行访问,当地有人对王室抱有敌意。但当茜茜和分别多日的女儿在圣马可广场重聚时,民众被温暖的亲情和茜茜的善良所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