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爵奖入围影片《给自己的情书》 讲述中年人的爱情抉择
6月19日,意大利电影《给自己的情书》的编剧与演员亮相金爵奖入围作品见面会,与媒体及观众进行了交流。该片讲述一对中年人的爱情故事,被不少观影观众评价为意大利版的《廊桥遗梦》。
《给自己的情书》映后见面会现场
影片女主角弗朗西斯卡是位年近50岁的家庭妇女,多年前远嫁法国。如今她的建筑师父亲曼菲迪病危,希望请女儿回来,帮助他监督手头上一项湖畔别墅的装修任务。二十年前,弗朗西斯卡也曾是位建筑师,嫁到法国后就放下了这份事业。这次回来她和父亲的伙伴马西莫一起工作。与弗朗西斯卡年龄相仿的马西莫是位热情迷人的暖男,通过工作两人互生情愫,但已婚的身份束缚着弗朗西斯卡的抉择。
在见面会上谈到影片时,编剧莱纳尔多·洛科与演员伊莎贝拉均表示电影的拍摄过程并不容易。伊莎贝拉说,“导演逼着演员必须把最深层的情感都投入到表演之中。”她也对观众能看完该片表示感谢:“这部电影对观众要求也高,需要有耐心,能从头看到尾也是挑战,今天感觉有不少中国观众都领悟到电影的深意,非常谢谢。”
《给自己的情书》女主角伊莎贝拉
《给自己的情书》是一部典型欧洲风格的文艺片,对白较少,更多是通过肢体动作或眼神传递人物情感。编剧莱纳尔多·洛科解释:“很多场景都是欲言又止,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为我们要营造的就是这种感觉,人生中有害怕、畏惧的时刻,比如害怕开口后自己得不到幸福,害怕产生进展后自己投入感情等等。”他更提到之所以选择建筑师作为两位主角的职业,是因为建筑师总是在给别人建造房子,但他自己不住,“这是隐喻人们孤独的心灵”。
《给自己的情书》编剧编剧莱纳尔多·洛科
虽然导演保罗·弗兰奇因身体不适没有前来上海,但他托了伊莎贝拉带来一封信,他在信里向上海观众介绍了自己创作这部电影的过程。他提到,一开始本打算找40岁左右的演员,但后来突然想到“我这部片子里的演员必须是50岁左右,因为人只有年近半百,才会总结自己的前半生,审视自己的抉择,总结自己犯过的错误,思考是否选择了正确的人生道路等等。”
在对演员演技的指导方面,他说自己针对每一位演员采用的沟通方式都是不同的,唯一相同的要求就是“不要试图走进角色,而是让角色走进自己”。他觉得只有任性而为、随性而为,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最后他总结了这部电影的主题:孤独,爱情只是影片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孤独,围绕“生命和时光不可避免的流逝”。两位主角弗朗西斯卡和马西莫心中虽然有着“孤独的心灵”,但随着两人相遇,“他们内心的那座房子,也就是他们的枷锁就被拆掉了”,弗朗西斯卡直到五十岁才从马西莫那里品味到真正的爱情,这与之前她对法国丈夫的爱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