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之苦2》:老配方与纯味道 | 2017“电影中的真善美”主题征文优秀影评
作者:独孤岛主
老而弥坚的山田洋次继上世纪跨越将近三十年的《寅次郎的故事》系列片集,与本世纪的《母亲》《弟弟》之后,于今年为影迷带来 《家族之苦》系列第二部曲,阵容一如去年的第一部,以桥爪功饰演的父亲为首,母亲、大哥、大嫂、弟妹等人物悉数登场,在冷幽默与世俗情感中进行家庭关系的拉锯战。
《家族之苦2》的套路看上去几乎与前作一模一样(其实也是一直以来山田洋次作品的基本样貌):围绕着一件事情,子女与父亲产生了隔阂,试图劝服父亲,但僵持不下之时,突如其来的事件令大家原来的计划全部泡汤。家庭成员的紧张关系在大家性格的细微之处蔓延、受阻、淡化、最终消散。第一部《家族之苦》的重心落在母亲突如其来的离婚请求,而第二部的重心则放在劝服车技不佳的父亲放弃开车。
这是一出火花四溅的群戏,妻夫木聪、苍井优、夏川结衣等演员与全片最强势且抢戏的“父亲”桥爪功,在每一个细微的表情与每一句斟酌的言语中个性尽显、斗智斗勇。山田洋次与平松惠美子的剧本充满处处是喜剧的内在张力,同时又羚羊挂角地在悲剧时刻逗乐、在欢乐瞬间催泪。影片最后的火葬场面可谓是集这种洞悉人生况味的剧作法之大成,火焰中逝去的友人令人悲痛莫名,围观的一家人却因为琐事再次拌嘴。笑里带泪,在《家族之苦2》中不止是一句广告词。
虽然是老配方,《家族之苦2》仍然拍出了属于这部电影本身的独特味道,在居酒屋老板娘变化了的造型与父亲的老友突然插入等设定中,原本属于纯粹市民喜剧的配角塑形逐渐深化,令每一个人物都有恰如其分的独特性格。对白的简练有效程度更有所加强,通常一个动作、一句台词,便可以窥看出不同人物的鲜明个性。这一点上来说,山田洋次数十年来的套路,仍然是直接有效的。
看这部电影时常会令人想起发生在上海(也许全国也很多)的市民家庭内部的种种难以与外人道的矛盾,《家族之苦2》仍然选择一种家庭会议方式,试图解决家庭问题(最终不免被突然事件打断),这是对日本市民阶层一以贯之的真诚写照,将视野缩略成各家庭成员间性格的展示舞台。父亲高中同学的加入,令影片的角色矩阵由当下的社会议题,延伸到了更广阔的关于战后日本国民性格养成过程的观察,这一观察对理解影片中父亲看似癫狂的坚持至关重要,而父亲,恰是穿越了战后数十年的历史,站在观众眼前的日本国民性格图谱。
用更加清醒的目光看《家族之苦2》,其实可以看到的不止是一个家庭的“难念的经”,而是日本社会普罗大众的普遍问题的缩影。山田洋次的头像在卖萌的动画片头中出现又“惨遭”踢出,呈示出导演老而弥坚的乐观,近年来包括东阳一、降旗康男等资深导演的作品,可以看到随年龄增长,他们越发细致的对社会人情的观察,恰恰是青年导演在技巧之外,很难把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