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3

在电影节收获久违的观影仪式感 | 电影中的真善美 · 我与我的电影节

 

640-20.jpeg 

 

文/安杰鸣

 

     我与上海国际电影节结缘于2015年,今年是我参加这个影迷狂欢日的第三个年头。我爱上海国际电影节,首先是因为它贴近影迷、百姓,具有高端却不高冷的独特气质。每当乘坐着电影节的风帆,在光影的海上漂流的时候,我找到了看电影久违的那一份仪式感。

     虽然我是一名95后,但我对一些经典老电影的兴趣要超过新片,尤其是表达人间真善美的《音乐之声》,耳熟能详的电影插曲《DO RE MI》、热情又充满大爱的家庭教师玛利亚……这些脑海中的经典记忆,时刻让我有一种想去电影院朝圣的执念。终于,在第18届上海电影节的4K修复单元中,我意外地找到了这部影片,这也是我看的第一部电影节影片。到大银幕朝圣《音乐之声》已令我欣喜若狂,更惊喜的是放映的可是4K修复版本。当我告诉家人我花100元买了《音乐之声》影票的时候,他们反倒责怪我浪费钱,那么老的片子网上都看得到,为啥要花冤枉钱到电影院看?哼~大银幕上观看的效果和家里能一样嘛~当时我的内心充满了买到票的喜悦,还有一丝自豪和骄傲。

     《音乐之声》的场次排在8:30,我6点不到就从床上爬起来,坐上了开往大光明电影院的8号线。此时影院门口已集结了几百号人,取票的取票,交流的交流,节日的气氛很浓郁!经过4K修复的电影画面如同一坛陈年老酒,年龄虽大,但却散发着全新的生命力。电影放映结束,伴随着一首又一首的经典旋律,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那一刻,我体会到看电影久违的那一份仪式感,坐在影厅的影迷相互都不认识,但在电影片尾,场灯还没亮起的那个片刻,我们都在为同一部电影喝彩,这份感动如同一股暖流,至今还在我心中回荡。

     这就是我和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第一次相遇,从那以后我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打探电影节的相关信息, 4K单元、官方推荐和日本电影周是我重点关注的三个单元,每年开票日早上8点,我总是会调好闹钟,准时在手机抢票。明年我还想加入通宵排队大军,体验一把线下抢票大战的激烈。旁人可能觉得为了买一张电影票,花费那么多精力非常不值,可我觉得这是每个爱电影的人为自己写下的一道深刻注脚。 感谢上海国际电影节带给我们的电影盛宴,今年是你20岁的生日,因为你,让我更加热爱上海这座城。祝福上海电影节越办越精彩,每年6月,我准时在这里等待与你的真诚相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