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8

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概况


金爵电影论坛概况:

本届金爵论坛切实贯彻“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紧扣“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等热点;坚持以提升创作质量、推动行业发展为核心;从政策扶持、电影创作、文化传播、受众分析、产业格局等角度,邀请资深从业者展开讨论;聚焦产业链前中后端,体现电影节的敏锐性、专业性和前瞻性。

 

 


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

时间:2017年6月18日(周日)10:00-12:00
地点: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金爵厅

简介: 近十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在技术、资本和人口等多重红利驱动下,收获了高速增长的票房,不断地刷新着数字纪录。时至今日,中国电影观众日渐理性,对于内容质量的关注达到了一个新高点,并开始呈现分众化趋势。
环境变化创造了更多不确定性,同时也正孵化出更多机遇,相关从业者需要重新思考,如何构建、升级电影产业的新基础设施,更好地连接内容与观众。例如,如何利用崛起的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和工具,应用于内容创作和宣发过程;如何开拓更多元化、良性发展的新商业模式?本论坛旨在以更理性的角度,思考电影这个充满感性的产业,理清、探讨相关问题,以期收获下一个十年的繁荣。

主持人:李  霞 | 主持人,制片人,容艺教育创始人

嘉宾:(以姓氏首字母英文排序)
麦克·山伯格[美国] | 制作人
王长田 | 光线传媒董事长、总裁
叶  宁 |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
俞永福 |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

联合主办:阿里影业

 


用工匠精神打造中国电影

时间:2017年6月18日(周日)14:00-16:00
地点: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金爵厅

简介:在中国电影的新时期、新阶段,怎样理解“工匠精神”,怎样拍出受市场欢迎,又具有品质的好电影?这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电影有不同的类型与故事题材,但无论是古装战争片还是日常喜剧,好电影总是能抓住时代脉搏,抓住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动人之处,走入观众的内心。这样的作品会受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的观众的喜爱,因为人的情感世界是相通的。创作这样的电影需要人生阅历,需要对生活的观察,对人性的思考,还需要在制作过程中的匠心。本场论坛邀请导演、编剧、学者、作家共同出席,从电影史角度和现实主义角度切入艺术创作中工匠精神的体现,共同讨论怎样在中国电影市场中,秉承工匠精神,拍出既受市场欢迎又有品质,属于我们时代的好电影。

主持人:刘震云 | 编剧、作家

嘉宾:(以姓氏首字母英文顺序)
陈可辛 | 导演
戴锦华 | 学者、北京大学教授
冯小刚 | 导演
张大春 | 作家

联合主办:腾讯娱乐

 


中国电影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时间:2017年6月18日(周日)14:00-16:00
地点:上海电影集团五号摄影棚
 
简介:中国电影银幕数已是全球第一,未来两到三年,中国会超过北美,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电影票房不断增长,充分反映出观众对优秀文化产品的渴求。但2016年票房增速放缓,也让业界未雨绸缪,将发力点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推进电影产业的结构性调整。资本市场,影视并购风起云涌,影视上市公司在内生增长与外延并购之间怎么抉择?它们又如何把控未来的影视投资风向?影院数量仍在增加,产业链上游的内容创作如何激发活力,创新多样化、多类型、多品种的电影供给,挖掘潜力观影人群,将更多的观众吸引到电影院的座位上?本场论坛聚焦中国电影产业供给侧改革,邀请影视上市公司代表、投资界代表以及导演代表共同探讨。
 
主持人:姜  伟 | 邵氏兄弟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引力影视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嘉宾:(以姓氏首字母英文排序)
崔志芳 | 弘毅投资董事总经理
贾樟柯 | 导演
雷  萍 | 每日经济新闻总编辑
廉  洁 | 完美世界总裁、完美世界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和CEO
任仲伦 |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王长田 | 光线传媒董事长、总裁
王中磊 | 华谊兄弟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兼CEO
熊晓鸽 | IDG资本全球董事长
于  欣 | 大地影院集团总经理
曾茂军 | 万达文化集团高级副总裁,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联合主办:上海电影集团
每日经济新闻

协办: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暨中国电影发展论坛
 
时间:2017年6月19日(周一)9:00-11:00
地点: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金爵厅

简介:《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组织国内电影产业研究专家撰写的年度电影产业蓝皮书,至今已经连续发布十一年。报告以数据分析和行业调研为依据,从政策环境、投融资、制作技术、影院建设、票房、宣发、观众研究等各个产业环节, 做出趋势预判和战略研究。中国电影家协会首次在上海电影节期间发布最新报告,三位报告主笔从制作、市场、政策三个层面对当前电影产业的核心问题做出独家解析。本场论坛还将邀请国内知名影视基地负责人围绕中国电影基地建设与工业化发展进行讨论。目前中国电影的投资体量已经站在世界前端,但是工业化发展尚在逐步完善之中。其目标是以满足大制作高规格影片的制作为标准之一,形成专业、完备、系统的拍摄服务流程。地方资源发力和影视基地建设有助于分解电影制作的压力,有助于电影工业标准升级。中国必须摆脱单一影视外景地的定位,形成几大影视制作基地的战略格局,建立国际化标准,形成可持续发展。

主持人:王  丹 | 中国电影家协会产业研究部主任,《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主编

嘉宾:(以姓氏首字母英文排序)
陈建瑜 | 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主任、党工委书记
伊丽莎白·戴尔[美国]  | 美国制片人工会中国事务部部长
刘  藩 |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系研究员
刘  嘉 | 资深电影市场研究专家,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
马  平 | 国家电影数字基地,副总经理
聂  伟 | 上海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施  娟 |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总经理
徐天福 | 横店集团副总裁
张  宏 |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支菲娜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联合主办:中国电影家协会

协办:宁波影视文化产业区管委会

 


动画电影中的东方文化

时间:2017年6月19日(周一)10:00-12:00
地点:上海波特曼丽思卡尔顿酒店离骚厅

简介:动画电影在丰富的想象空间中,不仅开拓着对故事与情感的独特表达,同时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文化历程。从美国动画到日本动画,到中国动画,对于文化的表达是动画电影的核心之一;这样的表达从故事背景设定到特色视觉表达,从展现风土人情到表达精神内核,让观众得到对于不同文化的多层次认知。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美国动画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从画风设计细化到每个动作和服饰花纹;日本动画和中国动画也没有停止挖掘自己文化宝库的进程。本论坛将会聚焦世界范围动画电影中对于传统文化的优质又有趣的表达,通过学习已有成功案例的经验,提出中国动画电影中可能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表达的若干种方式。
 
主持人:袁  梅 | 编剧,动画制片人

嘉宾:(以姓氏首字母英文顺序)
托尼·班克罗夫特[美国]  | 动画导演
神山健治[日本] | 动画导演
王  微 | 追光动画创始人

 


IP全产业链开发与中外电影行业差异

时间:2017年6月19日(周一)11:00-12:30
地点: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金爵厅

简介:论坛汇集了中国及国际影视作品投资机构与文化产业平台领头人,聚焦中外电影行业差异及电影的IP全产业链开发,共同探讨如何在国际跨文化视野中实现中国电影跨媒介开发。

主持人:支菲娜 |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电影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嘉宾:(以姓氏首字母英文顺序)
阿贾伊·比茹利[印度] | PVR院线,印度第一大院系董事长兼总经理
戴和忠 | 中文在线执行总裁
伊丽莎白·弗兰克[美国] | AMC院线执行副总裁,首席内容策划
侯凯文 | 万达院线副总裁兼Mtime时光网CEO
侯  涛 | 艺恩合伙人副总裁
吴文辉 | 阅文集团CEO
于  冬 | 博纳集团董事长
曾茂军 | 万达文化产业集团高级副总裁

联合主办: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中国类型电影思考和探索

时间:2017年6月19日(周一)14:00-17:00
地点: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金爵厅

简介:随着中国电影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受众市场对内容的细分化需求日趋明显,类型电影对从业者、对观众都早已不是新话题。我们有悬疑作为发展势头迅猛的类型,不断收获观众的喜爱并屡经市场的考验;我们有武侠作为独特的类型,享有悠长历史和深远的国际影响力;我们还有科幻作为最受期待的类型,在万众瞩目之下等待厚积薄发。本场论坛聚焦悬疑、武侠和科幻三种不同类型,结合今年中国电影在这三个领域的尝试与探索,邀请三种类型电影的创作者和制作者代表,探讨类型电影给中国创作者带来的新机遇。悬疑电影作为新生代力量,如何再接再厉继续发展好这个类型?如何让这个类型摆脱欧美和日本的影子,做出自己的特色?武侠电影作为传统强项,该如何从传统中汲取精华来应对新时代观众的不同需求?新生代武侠创作者又该从哪里收获新武侠的灵感?科幻电影之所以迟迟未能大放异彩,是碰到了什么样的困难和阻碍?从科幻小说到科幻电影中间隔着什么?中国科幻电影该如何走出带有自己文化烙印的道路?

主持人:尹  鸿 |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北京电影家协会副主席

嘉宾:(以姓氏首字母英文排序)
悬疑
蔡尚君 | 导演
崔斯玮 | 导演、编剧
李  力 | 和力辰光国际文化传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雷  米 | 作家、编剧

武侠
陈嘉上 | 导演、编剧、监制
冯绍峰 | 演员
路  阳 | 导演
宁  浩 | 导演、监制
张大春 | 作家

科幻
王晋康 | 作家
张小北 | 导演、编剧、监制
朱  峰 | 北京珠峰影业CEO、新加坡FZD设计学校创始人

联合主办:新浪娱乐
和力辰光

协办:未来事务管理局

 


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论坛

时间:2017年6月20日(周二)10:00-12:00
地点: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金爵厅

简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着深厚的电影历史和丰富的电影文化。本场论坛分为欧洲与亚非两大板块分别讨论,聚焦各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促进电影文化交流,探讨未来合作方式,共同谋划“一带一路”电影发展蓝图。

欧洲板块:电影既是本土观众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又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作为使用小语种的国家,如何应对本国电影“走出去”时遇到的种种挑战?从展映、发行到观众培养,本国的商业电影现状如何?艺术电影又现状如何?电影观众在不断地更新换代,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世代观众有了不同以往的特点,电影工作者该如何培养新一代电影观众?近几年随着传播环境的变化,新兴的非传统宣发平台也逐渐得到了发掘和利用,这会如何影响电影的宣发和电影节的组织?在本组对话中,来自“一带一路”欧洲地区国家的代表共聚一堂,从各自所代表的电影节和电影机构的角度,畅谈电影展映、宣发、观众培养以及区域合作上的经验和思考。

主持人:
爱沙尼亚 | 汉内斯·阿瓦 | 塔林黑夜电影节国际交流部总监

嘉宾:(按照国家英文首字母排列)
希腊 | 艾丽斯·贾拉杜 | 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总监
匈牙利 | 蒂博尔·毕罗 | 米什科尔茨国际电影节主席
拉脱维亚 | 蒂塔·瑞埃图玛 | 国家电影中心总监
立陶宛 | 瑞塔·斯坦内利特 | 维尔纽斯国际电影节产业主管
乌克兰 | 维多利亚·亚尔莫修克 | 乌克兰电影协会执行理事

亚非板块:亚非电影有着自己丰厚的历史与文化。从开罗国际电影节,孟买电影节到迪拜国际电影节,亚非地区电影节的领头军们逐渐展示出了成熟又各具特色的一面。而与此同时,东南亚地区的新兴电影节们也以勃勃生机的势头进入了迅猛的发展。一个电影节如何联动电影产业链的上下游,并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如何运营一个电影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最终有效提升电影节的品牌价值?如何有效推进电影节的区域内合作?又如何挖掘、培育本土的新星电影人,帮助他们走向世界舞台?从国家层面来讲,又能做出对电影产业什么样的推动?在本组对话中,来自“一带一路”亚非国家的电影节和电影机构代表共聚一堂,畅谈国家电影节在品牌价值提升以及电影产业区域合作上的经验与思考。

主持人:
马来西亚 | 黄德昌 | 亚洲电影促进协会名誉秘书

嘉宾:(按照国家英文首字母排列)
埃及 | 艾哈迈德·沙基 | 开罗国际电影节艺术副总监
印度 | 斯姆里提·基兰 | 孟买电影节艺术总监
哈萨克斯坦 | 戴安娜·阿什莫娃 | 国家电影集团联合创始人
菲律宾 | 艾德·乐亚诺 | 奎松城国际电影节主席
阿联酋 | 阿耶莎·查各拉 | 迪拜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经理

 


观众数据与电影制作

时间:2017年6月20日(周二)14:00-16:00
地点: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金爵厅

简介: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观众对电影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中国电影人面临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所在。电影质量的保证离不开优秀的创作者,同时也离不开制作过程中的精细流程、专业态度和规范管理,尤其是对于大体量的电影项目。一个大体量项目的进程中,选角导演如何完成选角的过程?这项工作如何为电影的拍摄制作打好基础?在拍摄过程中第一副导演都有什么样的职责?导演和制片人在整个过程中如何科学有效地统筹管理所有环节?本场论坛,首先是凡影携手复旦大学经济学院,解析“中国电影市场总票房影响因素模型”,公布“中国电影观众观影行为”最新洞察;随后的圆桌讨论汇集好莱坞资深导演、选角导演、副导演和中国导演制片人,分享大制作电影各环节的执行与管理经验,讨论如何更科学、系统、专业地进行项目开发与制作。

主持人:李  湛 | 凡影创始合伙人,传播学博士

嘉宾:(以姓氏首字母英文排序)
陈  沁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莎拉·费恩[美国]| 选角导演
詹姆斯·古恩[美国]|《银河护卫队》导演、编剧
黄建新 | 监制、导演
塞尔吉奥·米米卡-戈赞[美国] | 电影导演、电视导演
特德·斯基德莫尔[美国]| 娱乐市场咨询顾问,前迪士尼全球市场研究副总裁

联合主办:北京凡影科技有限公司

 


走向国际的中国青年电影人

时间:2017年6月21日(周三)10:00-12:00
地点: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金爵厅

简介:从2016年到2017年,华语电影新导演层出不穷。这些新生代力量用自己的实力为国内的产业和观众带来了惊喜,同时让华语电影在国际电影市场上加大了影响力。从电影制作到发行,从参加电影节到合拍片,从剧情片到纪录片到动画片,国际电影市场处处可以看到华语电影的身姿。本场论坛汇集来自电影制作、电影节、电影发行等环节的国内外代表,聚焦新导演如何走向国际电影市场、又该如何进入国内的主流视野,共同讨论新生代电影力量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现状与未来。

主持人:史  航 | 编剧

嘉宾:(以姓氏首字母英文排序)
崔佛·格罗斯[美国]| 圣丹斯电影节策展总监
李  梦 | 演员
李睿珺 | 导演
王子剑 | 制片人,黑鳍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
麦克·J·沃纳[美国]| 制片人

联合主办:凤凰娱乐

 


解读上海电影政策

时间:2017年6月21日(周三)14:00-15:00
地点: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金爵厅

简介:2016年由上海多个部门共同研究定制的《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全文26条细则,包含7项具体政策,即加大上海电影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落实上海电影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上海电影企业金融支持政策,加强上海电影教育和电影人才队伍建设,实行建设差别化用地政策,充分发挥区县在上海电影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设立上海电影摄制服务机构。
 截止2017年4月,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共受理政策、信息咨询和协调服务1349件次,项目受理达标率为100%。接受咨询服务的单位共513家;接受协调服务的影视剧组共267个。上海艺术电影联盟在9个国家11个城市举办15次中国电影周展映活动,并在国内定时定点放映国产艺术影片近100部。
    本场论坛回顾与总结上海电影政策执行情况,并邀请业内人士从不同角度分享上海电影政策颁布后取得的成果,探讨上海如何进一步细化落实促进电影产业举措,推动产业的纵深发展。

主持人:刘海波 | 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

嘉宾:(以姓氏首字母英文排序)
陈向荣 | 银润传媒董事长
金  辉 | 上海市影视发行放映行业协会秘书长
王易冰 | 坏猴子影业CEO
吴孝明 |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
于志庆 | 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
张逸松 | 北京太合娱乐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制片人

 


沪港电影合作交流论坛

时间:2017年6月21日(周三)15:30-17:00
地点: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金爵厅

简介:上海与香港一直以来是中国电影的重要地标,坐拥优质行业资源,孕育众多电影人才。两地在电影领域的合作交流长达一个世纪。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少香港电影人来沪取景拍摄影片,开启了两地电影交流的一大高峰。近年来香港电影人纷纷北上,与大陆电影人建立深入合作,促进电影文化交流,为华语电影的发展注入力量。为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本场论坛特别邀请三位与上海颇有渊源的香港电影导演、监制、出品人,以及上海本地电影人代表,共同回顾沪港两地电影文化和合作成果,交流最新影片创作经验,共同探讨未来拍摄合作模式与电影产业发展。

主持人:石  川 |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

嘉宾:(以姓氏首字母英文排序)
黄百鸣 | 制片人、导演,天马电影总裁
任仲伦 |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唐季礼 | 导演、监制,中影(上海)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鞍华 | 导演、监制

 


金爵奖评委主席论坛

时间:2017年6月22日(周四)10:00-12:00
地点: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金爵厅

简介: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这出生活电影的主角,生活中的事件延伸展开、环环相扣,远比游戏真实,远比电影热血。每天,我们观察着身边无数的人、聆听着无数的故事、经历着无数的意外。
在所有这些纷繁的感受和故事中,究竟哪些适合成为电影创作的素材?
生活与电影的关系是怎样的?
或者说,到底什么才是电影?
这些问题我可能无法回答,但每当开始一个新项目,我会一次又一次重新审视这些问题。我想这也许是每一位电影人应该做的。
我为什么选择这个故事,而不是另一个?
应该用怎样的内在原则来统筹引导这个故事?
我为什么拍这部电影?为谁拍?
其他人会对它感兴趣吗?这一点对我重要吗?
我该井井有条、按部就班,还是顺其自然、自由发挥?怎样平衡精确与模糊?
最后,你该如何确定你创造的场景恰恰能讲述出自己脑海中的故事而不是别人的期待?你该如何确保制作过程中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正确无误的?而这些选择又是什么?
对电影,我充满着好奇与疑问,而答案很多时候正显现在一次次的对话中。所以,欢迎您来做客,让我们畅谈电影、电影制作,还有生活。

主持人:
张  真 | 美国纽约大学Tisch艺术学院电影学系副教授,亚洲影媒企划创始主任

嘉宾:(以姓氏首字母英文排序)
克里斯蒂安·蒙吉[罗马尼亚] | 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