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世界里的真实人生 | 金爵奖参赛片《哈尔姆斯》发布会
金爵奖参赛片《哈尔姆斯》由俄罗斯、立陶宛和马其顿三国联合出品,讲述了前苏联荒诞戏剧大师丹尼尔•伊万诺维奇•哈尔姆斯的一生。6月23日,该片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了官方放映和新闻发布会,导演伊万•布洛茨尼科夫与制片人安德烈•赛格尔携男女主角亮相与观众和媒体见面,并和中国观众一起观看了影片放映。
“这是我的第一部故事长片,今天我也是第一次和观众一起看这部电影。”新闻发布会上,导演伊万•布洛茨尼科夫说。“观看的过程中,我可以从背后感觉到中国观众的目光,直觉告诉我,虽然这是一部具有深刻的前苏联烙印的电影,又是通过将俄语翻译成英语再翻译成中文向观众放映,意思可能没法表达完整。但是吗,中国也是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我相信中国观众应该能够理解。”
作为一部表现前苏联荒诞戏剧大师的传记电影作品,《哈尔姆斯》拥有和传统人物传记片不尽相同的表现手法:黑白老纪录片影像与彩色画面或穿插或结合出现、看似与故事主线无关的荒诞镜头插入、随着人物命运变化而出现的或激昂或幽默或沉郁的电影配乐,都令许多观众印象深刻。
对此,导演伊万•布洛茨尼科夫解释道,这三种表现方式出现在电影中,无一不是为了展现男主角哈尔姆斯所身处的,或他眼中的世界,甚至他们还将哈尔姆斯的部分作品通过这些镜头放在了电影中。如果观众中恰好有读过哈尔姆斯作品的,看电影的过程中一定会非常亲切。
“我们把哈尔姆斯的人生和这些荒诞镜头通过男主角来进行连接,那些镜头就是哈尔姆斯眼中的世界。从哈尔姆斯这个人出发的话,就会发现这个人的一生都是活在作品中、生活在文艺创作中,并且从来没有中断过的。”而如果结合前苏联当时的历史背景看的话,真实而动荡的大世界里,哈尔姆斯的创作生涯越来越不得志,父亲、曾经的爱人先后离他而去,始终沉湎于自己笔下荒诞世界里的他,现实和荒诞之间的区隔也越来越小,两个世界彼此拉扯之间,电影的张力也越来越大。
制片人安德烈•赛格尔同时也是著名的作曲家和本片配乐的创作者,他说:“哈尔姆斯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开创了新的流派。二十世纪初苏联文学本来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文学在一战和二战时期都没有自己的地位,所以哈尔姆斯在这个时间只能在这个时间里只能寻找比较荒诞的,超越现实的东西。”
与此同时,布洛茨尼科夫导演也认为,在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拍摄这样的电影、观看这样的电影,通过哈尔姆斯的一生来观照现实生活,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