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4
每日新闻53
“聚焦意大利”影展:
来自亚平宁半岛的优雅与浪漫
《每日新闻》 记者 明玉君 实习生 贾育楠

昨日,意大利导演在发布会现场与观众交流。 《每日新闻》记者 吴恺 摄
意大利电影作为世界电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了灿烂的成就。曾诞生了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维斯康蒂等堪称艺术电影高峰的大导演们,以及《天堂电影院》、《美丽人生》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经过多年发展,如今的意大利电影依然佳作频出。
今年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聚焦意大利”影展单元就有9部不同题材的意大利影片上映,给影迷们带来多样的观影感受。昨日,《情圣返乡》、《一切为了一个女孩》、《伟大的梦想》等5部电影的导演们来到发布会现场,与大家分享意大利电影的优雅与浪漫。
据导演米歇尔·万努奇介绍,《伟大的梦想》通过真实故事改编,历时5年进行前期准备工作。主要讲述了男主角结束漫长的8年牢狱生活后,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故事。随着生活的好转,他开始有了更大的梦想,并为之倾尽全力。万努奇表示,他与影片男主角的原型曾是多年的同事关系,非常熟识。而此次影片的公映让他对上海观众非常期待。“我很好奇上海的观众会对影片作出怎样的评价。”
《一切为了一个女孩》是导演安德里亚·莫莱奥尼的第三部长片,改编自英国作家的小说。主要讲述了一对16岁年轻人的爱情故事。莫莱奥尼坦言,影片拍摄于罗马,带有明显的罗马特征。最终,这对年轻人承担起了对生命的责任。但在莫莱奥尼看来,有时年轻人能够承担的责任,成年人未必敢于承担,这正是影片引人深思的地方。
与其他导演第一次来到上海不同,《情圣返乡》的导演尼科·奇拉索拉早在1994年就已经来过上海,参加当时的国际电影节。现场的奇拉索拉难掩激动之情,他说:“意大利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它代表着历史感和昨天。而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代表着现代感和未来。两者的融合碰撞一定能擦出奇妙的火花。”而他执导的电影《情圣返乡》即是连接昨天、今天和未来的最好写照。
虽然意大利电影包罗万象,题材众多,但众导演们坦言,也存在遗憾之处。《犯罪行为》导演亚历山德罗·皮瓦指出,意大利电影的观众数量越来越少,更糟糕的是去电影院就意味着看外国影片,特别是美国影片。“但现在这种情况正逐渐发生改变,意大利电影有能力通过自己讲述故事的方式和内容来吸引本土观众。”皮瓦说。
最后,众导演表示,期待通过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能够搭建起与中国电影的桥梁,与中国电影人展开进一步的合作。
提升电影品质,争夺11%的消费
《每日新闻》 郦亮 实习生 李懿瑄
电影票房是衡量电影市场发展的一个考量因素,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较2015年增长3.5%,相较于前几年每年10%左右的增速,可以说是发展相对比较平稳。昨天,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电影论坛邀请了几位资深专家,发表了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总结和观众观影行为的分析,为预测电影市场如何发展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

昨天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金爵电影论坛邀请了几位资深专家发表了对于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总结。 CFP 图
2016年中国电影供给数量并没有下降,但电影票房却反映出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已处于一个新阶段,造成这一点的主要原因在于观众对于影片需求的变化。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经济学博士陈沁提出,中国潜在的电影消费群体是很大的,电影票房集中贡献的地区就是一些人口密度大的地区,高的人口密度会带来观众对于最高票价的容忍度。陈沁提出了一个“争夺11%”的概念,即根据调查分析,中国居民在文教娱乐方面的花费占总花费的11%,也就是说,文教娱乐产品,谁能在这11%的花费中占领较多的比重,谁就能赢得较好的收益。而要在11%消费中获得电影一席之地的关键,就在于要提升电影的质量与口碑。
凡影创始合伙人、传播学博士李湛对中国电影观众观影行为也做出了具体的分析。数据表明,2017年中国19~59岁间有观影经历的观众已经达到了43%,而相较去年30%左右的数据来说,这是很大的提升,同时年轻观众的数量也有了较高的增长。但观影人数增高并没有带来票房的增长,原因就在于增长的部分集中于年均观影6次左右的观众,而一些年观影12次左右的重度观众数量却在下降。造成这一点的原因在于,目前影片对于观众的欣赏需求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迪士尼全球市场调研前副总裁特德·斯基德莫尔是有着丰富市场调研经验的专业人士,他表示作为市场分析师,自己与电影人的目标其实是一致的:就是通过创作与营销,为观众提供优秀的电影作品。他强调:“调研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认识到调研与研究是相互协助的。我们要倾听电影制作人的声音,这样才能把调研与研究的合作更好地推动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