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3

每日新闻48

 

全新玩法、生态体系、平台潜力……

互联网电影领军人物“华山论剑” 
 
《每日新闻》记者 陈诗松   实习生 姜启航
 
 
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重要环节,第三届互联网电影上海高峰会昨天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来自博纳影业、阿里影业、爱奇艺电影、华谊兄弟等互联网传媒有限公司的领军人物相聚一堂,一起探讨互联网影视产业的全新玩法、生态体系和平台潜力,交流对IP、“网大”、“垂直化”等网络新兴概念的理解,并就国产电影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发展、如何走出去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 好电影的标准没有变
 
互联网为各行各业都带来了颠覆性变化,影视产业也不例外。以往传统的院线电影主要靠票房和广告盈利,如今互联网为电影行业带了了更多的商业模式,包括电影版权、周边和衍生品等,并且超过80%的消费者都选择网上购票,方便也便宜。很多视频网站也开始创立自己的影视公司,投资更多类型的电影,培育青年导演,掀起网络观影狂潮,比如爱奇艺影业和乐视影业等。
   
“但是,变的是方式、是渠道,不变的是评判一部好电影的标准。”在峰会现场,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于冬提出“三个满意”的标准——领导满意、业内满意和观众满意。“领导满意”很容易满足,并且如今政府对电影行业也有各种支持和补贴;“业内满意”指同行的评价和口碑,一部电影应该是有自己的表达和深度的;“观众满意”即体现在票房上,但票房并不是单纯的数字和收入,它代表的是影片的影响力。“要满足这三个标准的一个很容易,但是只有三个都满足才称得上是精品。这样一个标准无论是对传统的院线电影,还是对如今互联网电影而言,都是绝对受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来自互联网资本的冲击,中国电影业一直在融合、发展、进步,并成为当之无愧的电影大国。万达文化集团高级副总裁曾茂军表示:“虽然近年来很多国产电影被冠以‘烂片’骂名,但这很大一部分是受舆论的影响。互联网中兴起的自媒体总是喜欢发表批评的言论,导致观众有时也被带偏了。我们应该看到国产电影中的佳品,比如爱奇艺影业出品的《八月》,这也是至今互联网电影中的代表作,黑白的影像、散文化的表达让人记忆深刻。”
 
 
互联网提供资源和渠道 内容依然为王
 
强大的互联网将很多资源聚合到一起,让它们变得可以获得、可以接触,这一力量是前所未有的,也让所谓的IP应运而生。IP如今已经成为影视圈最火的概念,其实就是指知识产权,可以是一部网络小说、一部漫画,甚至一个人物,基本特点就是原创和观众基础。近年来,有很多网络小说都被搬上了大银幕,并且大获成功,比如:安妮宝贝的《七月与安生》,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系列。这些经典案例让市场上很多人都持一种唯IP论,即只要有好的IP基础,电影就能火得“一塌糊涂”。
   
但在现场,北京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王长田并不认同这种盲目的观点,他认为IP只不过是电影素材的来源之一,没必要认为IP万岁。只要有好的故事能打动观众,不管是不是IP,都会造就一部好电影。“我们没必要关心它来自哪里。”同时,爱奇艺影业总裁亚宁还认为IP是可以被定制的,“爱奇艺影业投资的《桃源》未来就准备做成将城市与人结合起来的一个系列影片,如果成功势必也会成为一个IP。”
   
除了IP,目前的“网大”也被认为是趋势,即“网络大电影”,以互联网为首发平台,而非院线。爱奇艺影业就被认为是其中的佼佼者,从购买影片版权到如今海量的自制出品。截至2016年年底,网络播出电影数量超过6600部,其中网大3100部,流量超过150亿,这对院线电影也有着一定的冲击。
   
对此,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叶宁总结说,不管是IP,还是“网大”,还是内容为王,因为电影是个内容产业。他还表示,“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高质量的内容创作的逻辑能力,怎么让观众动心、动情,让观众选择我们,这才是影视产业应该关注的。而且互联网背景下用户具有更大的主动权,所以我们更应做好内容。”
 
 
VCG111115387279.jpg
 
 
VCG111115387308.jpg
 
 
VCG111115387325.jpg
 
 
VCG111115387344.jpg
 
 
VCG111115387406.jpg
 
 
VCG111115387523.jpg
 
 
VCG111115387546.jpg
 
 
微信图片_20170620204958.jpg
 
 
微信图片_20170620205003.jpg
  昨日,第三届互联网电影上海高峰会昨天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举行。
《每日新闻》记者 吴恺 实习生 朱佳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