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3

每日新闻21

 

 

献礼纪录片《光影筑梦》电影节首播

《每日新闻》记者 陈宏   实习生 何文琪

 

时值上海电影节迎来举办20届的特殊纪念,上海国际电影节推出献礼纪录片《光影筑梦》。昨日下午,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了《光影筑梦》首播发布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局长于秀芬、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袁雷、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傅文霞、《光影筑梦》导演邬志豪等11位嘉宾出席本次发布会。“以影像记录影像,用视觉传达视觉”,《光影筑梦》纪录片围绕上海国际电影节1993年创办至今的发展历程,通过珍贵的影像、扎实的访谈和精良的拍摄,再现了二十届电影节的风风雨雨,并对电影节“筑人、筑路、筑梦”的文化内核进行了高度提炼。

 

VCG111114329825.jpg


 上海国际电影节推出献礼纪录片《光影筑梦》。《每日新闻》记者 吴恺 实习生 朱佳敏 摄

 

心血力作  纪录片凝结电影人对上海电影节的挚爱

 

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15个竞赛型非专业类电影节之一,从1993年开始,迄今已经举办了20届。以“金爵”为标志,上海电影节立足上海,放眼全球,“关注华语,关注亚洲,关注新人”。《光影筑梦》的拍摄便是旨在回顾上海电影节20届的发展历程。

 

《光影筑梦》团队用3个月的时间,把24年、20届上海电影节的精华浓缩成近19分钟的纪录片。纪录片运用特效制作大型照片墙,通过历届电影人缩影,引申到二十届的成长,融汇了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才华与付出。后期精心制作的镜头流光溢彩,象征着电影节平台群贤毕至。“数说电影节”的环节则条分缕析,论述充分,展现样式新颖直观。

 

“在制作纪录片的时候,我们一直在思考,制作怎样的一部纪录片来庆祝和回顾。我们的构思是“三个说话、两个统一、两张名片。”导演邬志豪介绍说。


“三个说话”指的是用历史镜头说话、让专家说话、让当事人说话。“两个统一”指的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客观真实与创新表达的统一。“两张名片”中,一张是文化创新名片,主要指上海国际电影节,另一张是城市形象名片。据悉,为了充分体现上海电影节的发展历程,《光影筑梦》纪录片共收录对二十余位多年来与电影节有密切关系的中外导演、演员、制片人等电影行业领军人物的采访,包括李安、吕克·贝松、冯小刚、陈凯歌、严歌苓、陆川、成龙等。通过这些人物的讲述,回顾了电影节的发展历程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寄语未来。在联系、统筹、拍摄嘉宾的过程中,纪录片团队锲而不舍、细致入微的精神打磨每一个细节。譬如制作团队几经辗转,在戛纳采访到了曾任第九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的法国导演吕克·贝松,以及国际制片人协会秘书长伯诺伊特·杰尼斯第等。

 

“这部片子凝聚了拍摄团队的心血。”袁雷在发言中提到,“我相信这部片子播出后,一定会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上海广播电视台对这部片子十分重视,安排了东方卫视、新闻综合频道、艺术人文频道、纪实频道播出。电影节期间以上频道会择时进行播放,而东方电影频道电影节期间将每天播出。

 

 

记录电影节  也记录上海

 

作为去年红极一时的航拍视频《日出·上海》的作者,邬志豪先生对于上海景物有着深入的了解,也具有十分丰富的拍摄经验。上海电影节彰显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光影筑梦》中有许多记录上海城市的镜头,因此纪录片记录的不仅是上海电影节的发展里程,更展现了上海文化、上海城市的发展进步。


“1993年第一届时浦东还没开发,东方明珠还刚刚是个骨架,24年以后,它已成为整个上海最精华、最具代表性的部分。通过对这两个镜头的对比,我相信能产生非常自豪的情绪。”邬志豪导演介绍说。


纪录片中体现的“两张名片”之一便是城市名片。据悉,在总结和宣传第20届电影节的同时,《光影筑梦》同时致力于讲好上海故事,再现上海历史的原貌,展现具有电影之感的上海标志性文化与建筑。如从“日出东方”的申城航拍磅礴开镜,寓意电影节和电影城的交相辉映;片尾结合“夜游浦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传统节目,航拍浦江两岸的夜景,直至迎接新一轮的喷薄日出;而在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资料镜头中,1993年的浦东正站在蓬勃建设的新起点,东方明珠渐渐拔地而起……
 

主题鲜明  内容扎实


《光影筑梦》共分为五个单元,聚焦于文化创新,重点落在光影筑梦、一带一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上。其中既包括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历届珍贵史料,又纳入了电影节新朋旧友的系列访谈,令人久久回味的同时也展现出在不断创新中,电影节所取得的成就。


第一单元:《文化创新,汇聚世界电影人》讲述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创办,意味着上海将文化创新列入重要课题。第二单元:《文化引领,服务产业和市民》讲述明确的定位,让上海国际电影节迅速成长,尤其是为产业服务和为生活服务的理念,成为照亮梦想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第三单元:《筑巢引凤,培育新生代力量》讲述筑梦,需要人才的一砖一瓦,上海围绕电影产业链发展的三个阶段,发布电影系列新政策,做好创新和突破,特别是全力做好电影新人的孵化器。第四单元:《一带一路,贯穿文化交流线》讲述上海国际电影节紧密围绕“一带一路”的主题,更通过多个“第一次”, 体现了筑梦者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五单元:《深耕厚植,讲述好中国故事》讲述上海国际电影节不忘最重要的“梦想内核”,就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深耕厚植的匠心精神薪火相传,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展现中国文化和大国情怀。

VCG111114329825.jpg


《光影筑梦》创作团队合影。 《每日新闻》记者 吴恺 实习生 朱佳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