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一个节,筑人筑路筑梦——谨以纪录片《光影筑梦》献给SIFF20
“日出东方,情满浦江。上海国际电影节依托这座百年电影之城的底气和自信,交织着云蒸霞蔚的梦想经纬……”作为2017年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献礼之作,由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制作的纪录片《光影筑梦》于电影节开幕当天(6月17日)在上海银星皇冠假日酒店银星厅举办官方首播发布会。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文广局”)局长于秀芬,市文广局副局长王玮,市文广局艺术总监吴孝明,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袁雷,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俞惠煜,市文广局广电处处长游海洋,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主任傅文霞,东方电影频道党总支书记、副总监贺润桃等出席发布会,并预祝纪录片《光影筑梦》首播成功。
纪录片导演邬志豪
上海广播电视台党委副书记袁雷
纪录片导演邬志豪携主创团队悉数助阵,除了介绍拍摄制作的幕后故事,现场还播放了5分多钟的《光影筑梦》精彩片花。发布会吸引上百家中外媒体参与报道。
据悉,围绕上海国际电影节创办至今的发展历程,纪录片首次全面回顾、系统梳理,通过珍贵的影像、扎实的访谈和精良的拍摄,再现了二十届来的壮丽画卷,尤其对电影节“筑人、筑路、筑梦”的文化内核进行了高度提炼。
除了纪录片《光影筑梦》,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总监吴孝明还介绍了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20总体活动情况,其他纪念活动包括:
SIFF 20“光影筑梦”大型纪念展定于全市电影院、商场、地铁站等20多个场所展出;
电影节期间,在上海地铁二号线开通236号文化列车;
“光影筑梦——SIFF20”座谈会将探讨如何更好地打造电影节国际品牌和上海城市文化符号;
以“电影中的真善美”为主旨的“我与我的电影节”市民主题征文。
星光墙
(一)以深远的立意,固本浚源
光影筑梦,是一种有态度的表达。
拍摄金爵二十届回顾纪录片,既能邀请广大影人、影迷重返岁月长廊,历数上海国际电影节发展过程中的难忘镜头,也旨在进一步明确电影节办节使命、扩大电影节国际影响力、提升电影节凝聚力、充实电影节专业内涵、坚定电影节的文化自信。
纪录片从“电影,是一个银色的梦”作为切入点,讲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二十届来的发展历程。其中,“筑人、筑路、筑梦”成为纪录片的三个关键词。
筑人,旨在扶植影坛新锐。纪录片通过电影项目创投、亚洲新人奖、系列名家工作室落沪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讲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如何致力于成为“年轻电影人追梦的助推器”。
筑路,旨在贯通文化交流。影视文化对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深化交流、产生共识、形成合力,具有独特优势。对此,纪录片紧扣核心,涵盖了电影节和“一带一路”的首次联姻、“一带一路”单元的转型升级、在国际影视市场上设立“一带一路”专题馆,以及沿线国家电影节代表共同签订“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协议等重点突破。
筑梦,旨在讲好中国故事。宽美和谐的中国文化、哲学、思想、观点、表达,是中国电影叙事的重要资源,更是电影梦、中国梦的传世火种。纪录片通过诸多中外电影人的娓娓道来,传递了“把绚烂多姿的中华文化传播到全世界”的美好愿景。
(二)以精粹的人文,再现芳华
光影筑梦,是一种有纬度的表达。
纪录片时长近20分钟,通过五个单元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其中既包括很多具有代表性的历届珍贵史料,又新纳入了电影节新朋旧友的系列访谈,依照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立足之本,理出一条最能“铭记时代感、激荡电影梦”的人文线索。
第一单元:《文化创新,汇聚世界电影人》讲述上海国际电影节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来自全球的电影人在这里探讨电影艺术,结交朋友。
第二单元:《文化引领,服务产业和市民》讲述明确的定位,让上海国际电影节迅速成长,尤其是为产业服务和为生活服务的理念,成为照亮梦想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第三单元:《筑巢引凤,培育新生代力量》讲述筑梦,需要人才的一砖一瓦,上海近年陆续发布电影系列新政策,做好创新和突破,特别是全力做好电影新人的孵化器。
第四单元:《一带一路,贯穿文化交流线》讲述上海国际电影节紧密围绕“一带一路”的主题创办,更通过多个“第一次”,体现了筑梦者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第五单元:《深耕厚植,讲述好中国故事》讲述上海国际电影节不忘最重要的“梦想内核”,就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展现中国文化和大国情怀。
(上海国际电影节历届报名影片数量数据图)
(三)以大气的镜头,高瞻远瞩
光影筑梦,是一种有风度的表达。
作为文化交流的天然良港,上海,不仅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并始终以兼收并蓄的海派精神,成为中外电影人集结、切磋、合作的大码头。根据这一思路,《光影筑梦》从“日出东方”的申城航拍磅礴开镜,寓意电影节和电影城的交相辉映。
片尾结合“夜游浦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传统节目,航拍浦江两岸的夜景,直至迎接新一轮的喷薄日出。
值得一提的是,掌镜的纪录片导演邬志豪极具创新精神,享有上海电视台首席航空摄影师的美誉,其美不胜收的镜头语言背后,更从城市文化建设的高度,彰显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申城紧密依托,共同成长的内涵。
此外,纪录片运用特效制作大型照片墙,通过历届电影人缩影,引申到二十届的成长融汇了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才华与付出。后期精心制作的镜头流光溢彩,象征着群贤毕至,旁稽博采。“数说电影节”的环节则条分缕析,论述充分,展现样式新颖直观。
(四)以饱满的真情,致敬匠心
光影筑梦,是一种有温度的表达。
纪录片采访二十余位多年来与电影节有密切关系的中外导演、演员、制片人、选片人、影业领军人物等,包括吴贻弓、吕克•贝松、贾樟柯、陈凯歌、俞永福、安可•勒维克、余男、刘烨、曹保平、宁浩、张猛、陆川、缇娜•洛克、成龙、秦怡、克里斯蒂安•蒙吉、伯诺伊特•杰尼斯第、于冬、冯小刚、埃米尔•库斯图里卡、靳羽西、惠英红、昆西•琼斯、奥利佛•斯通、徐静蕾、杨颖、严歌苓、李安等,通过他们的讲述,回顾电影节成长、盘点亮色、总结经验、寄语未来。嘉宾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可圈可点。
导演陈凯歌
导演冯小刚
万水千山总关情。回忆起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一届创办成功的往事,包括吴贻弓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至今历历在目,他们在镜头前打开话匣子之后如数家珍,谈电影节的初心,谈各地电影人相聚的情谊,谈中国电影精神的传承,情真意切的讲述令人动容。
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副主席吴贻弓导演
演员秦怡
上海国际电影节推广大使靳羽西
在联系、统筹、拍摄嘉宾的过程中,纪录片团队也是抱着满腔的热忱,用锲而不舍、细致入微的精神打磨每一个细节,譬如几经辗转,在戛纳采访到了曾任第九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的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等。
导演吕克·贝松
此外,从第一届金爵奖评委、美国导演奥利佛•斯通,到今年第二十届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罗马尼亚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等一批中外电影人,纷纷送上视频祝福。所有台前幕后的参与者,用诚意集体书写了一封“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真情告白”。
纪录片《光影筑梦》不仅留下了一份属于电影人的荣耀与感动,也为上海这座城市,留下了属于电影的隽永之美、永恒之情、浩荡之气、卓越之心。
纪录片首播时间及电影节期间播出公告如下:
东方卫视6月17日17:40 左右播出
新闻综合频道6月17日22:30 左右播出
艺术人文频道 6月17日21:06 左右播出
纪实频道6月23日19:30 左右播出
(以上频道电影节期间还会择时重播)
东方电影频道6月19日下午播出
(电影节期间每天播出)
6月18日起在PPTV,腾讯,优酷和爱奇艺四大网站同步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