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闻16
第二十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国际评委会
克里斯蒂安·蒙吉
(罗马尼亚导演)
在学习电影制作之前,他是一名教师,也曾是一名为平面媒体、电台和电视台工作的新闻记者。
他的电影处女作《幸福在西方》(OCCIDENT/WEST)于2002年在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首映,并深得罗马尼亚观众的喜爱。
他的第二部电影作品《四月三周两天》(4 MONTHS, 3 WEEKS AND 2 DAYS)斩获2007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最佳影片奖。这部作品也被众多国际影评人协会评选为2007年最佳影片,同时还获得欧洲电影学院评选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2012年,他编剧执导的电影《山之外》(BEYOND THE HILLS)更是囊括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和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
2013年,蒙吉受邀出任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
2016年,他的第五部电影《毕业会考》(GRADUATION)再次入围戛纳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
曹保平
(中国导演、编剧、制片人)
2006年,执导的电影《光荣的愤怒》(TROUBLE MAKERS)获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会特别奖。
2015年凭借《烈日灼心》(THE DEAD END)获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和最佳男演员奖。2016年凭借《追凶者也》(COCK AND BULL)再次入围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竞赛单元,获最佳男演员奖。
米尔科·曼彻夫斯基
(美籍马其顿导演)
1994年的剧情长片《暴雨将至》(BEFORE THE RAIN)提名第67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获得包括第51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费比西奖,独立精神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佳影片奖,以及多国影展颁发的30多个奖项。
《母亲们》(MOTHERS)在2011年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展映,并被欧洲电影奖委员会评选为40部最佳欧洲影片之一,获得七大电影节殊荣。
萨布
(日本导演)
自1995年开始编写剧本,导演处女作《弹丸飞人》(D.A.N.G.A.N. RUNNER) 在第二年拍摄完成,并入选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
他最近拍摄完成的两部电影《天之茶助》(CHASUKE’S JOURNEY) 和《龙先生》(MR. LONG) 均被柏林电影节邀请参加主竞赛单元。
加里·迈克尔·沃尔特斯
(美国制片人)
加里·迈克尔·沃尔特斯是Bold Films的首席执行官(CEO),监督并管理公司从电影制作、项目发展、电影发行到运营开支在内的所有环节。
沃尔特斯于2004年联合创立了Bold Films,出品作品包括2014年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剧情片观众奖和评委会大奖获得者《爆裂鼓手》(WHIPLASH),以及由杰克?吉伦哈尔和蕾妮?罗素主演的《夜行者》(NIGHTCRAWLER)。
许晴
(中国演员)
1990年首次主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边走边唱》(LIFE ON A STRING)。2009年,在《建国大业》(THE FOUNDING OF A REPUBLIC)中饰演宋庆龄,并荣获大众电影百花奖和澳门国际电影节最佳女配角奖。2015年凭借出演电影《老炮儿》(MR.SIX),获2016年第3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老炮儿》(MR.SIX)。
李樯
(中国编剧)
因其作品中对大时代里人物个体尊严和失落的精准描绘而广受赞誉,其对人性的洞察、以及充满痛感又不乏温柔诗意的笔触让其成为华语电影界最具个性和原创力的编剧作者之一;其编剧的电影曾先后获柏林电影节、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中国电影百花奖、金鸡奖等奖项,其个人也曾获3次台湾电影金马奖、2次香港电影金像奖、3次金鸡奖及百花奖编剧奖项提名,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