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F纪录丨穿越大海的苍天巨树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SIFF纪录”单元这几年来愈发受到观众的重视和喜爱,除了接地气的题材之外,很多纪录片所表现出的主题与内容,都是剧情片所无法替代的。此前已经为大家介绍了该单元的上半部分展映影片,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下半部分展映影片,分别是:
记录五位女性全新的爱情观、婚姻观的《“炼”爱》;关注女佣命运的《看不见风景的房间》;讲述北美鸟类的繁盛和衰亡的《美国鸟类》;记录小学考生曲洪锐参加创新教育学校考试的《猫猫果考试记》;讲述一支女排队伍比赛经历的《东洋魔女》;入围2021年圣丹斯电影节的《逐水移樗》;入选2021年柏林电影节展映单元的《当农场燃烧时》;讲述女性创立网络视频自媒体平台的《以火书写》;记录北极圈游牧女子伊万娜生活的《伊万娜的人生》;记录菲律宾小岛男孩雷博伊生活的《海边最后的夏天》;从300多个小时素材里提炼的《伊拉克碎片》;超高分系列纪录片《人间世》的大电影版。
下面是它们的详细介绍:
“炼”爱
Hard Love
-2019-
看点:要嫁给爱情,不是饭票
“剩男剩女”越来越多的当下,大家都通过五花八门的方式,如相亲角、网络交友APP等进行相亲,祈求遇到真心人。曾凭借纪录片《入戏》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长片单元的青年导演董雪莹,因自身面临催婚、生育的压力,萌生记录“单身浪潮”男女的念头。在2018-2019年间,于上海、北京、西安、旧金山、富国岛等八个城市,高密度跟拍五位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如Uber中国创始团队成员谈婧、演员李桃等,深刻探讨当代中国两性婚姻关系和爱情观念的转变,折射中国社会发展新面貌。
看不见风景的房间
Room without a View
-2020-
看点:女佣的命运
记者出身的纪录片女导演罗塞·科雷利亚选取了一个全球化社会问题为本片主题。黎巴嫩有大量的外籍人士,尤其是非洲裔年轻女孩,她们以低廉的报酬受雇为女佣。影片采访了多位埃塞俄比亚女佣,客观展现外籍女佣的真实命运。
美国鸟类
Birds of America
-2021-
看点:影响社会发展的鸟儿
影片在美国各大自然风景区和博物馆取景,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自然美景以及精美绝伦的文物展品。更罕见地从自然文化史视角出发,通过展示各个时期与鸟类有关的图文资料,以及喜爱和记录鸟类的各色人物,揭开了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猫猫果考试记
Mao Mao Cool
-2019-
看点:快乐的小学生
云南大理存在着一批不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创新教育”学校,猫猫果儿社区学校就是其中之一。 这所学校开设幼儿园和小学部,小学部坐落于大理古城到才村中间的田里。学生皆为旅居大理的外地人,学校没有课程表,以兴趣出发延展课程内容,结合户外探索,培养学生心智健康成长。导演张杨继《大理的声音》、《火山》后,再次以大理为背景拍摄了一部校园题材纪录片。本片以小学考生曲洪锐参加该校学期考试为线索,细致观察闯关游戏式的考试内容,直击这所特别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成果。
东洋魔女
The Witches of the Orient
-2021-
看点:一支女排队伍的比赛经历
前日本女排队员们已步入老年,本片通过她们的回忆,讲述了这群纺织女工队出身的选手如何赢得1964年东京奥运会冠军的历程。有别于运动题材纪录片的写实,法国导演朱利安·法罗独辟蹊径,以魔幻诡异、生动诙谐的古早动漫开篇,配以节奏明快的电子乐、风趣的旁白、漫画风格字幕甚至吐槽等流行元素,将女排的日常生活和魔鬼训练的影像与动画“扣杀”交叉剪辑。
逐水移樗
Taming the Garden
-2021-
看点:穿越大海的苍天巨树
格鲁吉亚海边小村里的百年苍天大树被整个挖了出来,移种到前总理的自家后花园。这个真实发生的荒唐故事,由导演莎乐美·雅西跟踪拍摄两年多。她用极其冷静的镜头记录移树过程,仿佛是这棵巨树看着自己被挖出、装船、漂移在海上,又运用大量空镜捕捉大自然无与伦比的美丽,让观众感叹万物有灵的同时,唏嘘人类面对大自然时的渺小。影片入围2021年圣丹斯电影节和香港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单元。
当农场燃烧时
When a Farm Goes Aflame
-2021-
看点:一个家能容下几个种族
导演兼摄影师杰德·汤姆·阿金莱米奴在2013年回到尼日利亚,拍摄了以父亲为主角的纪录片《独行农夫肖像》。影片拍摄过程中,父亲在尼日利亚另有家室的真相被发现,远在丹麦的母亲深受打击并申请离婚。本片既是新作也算此片的续作,导演从母亲1970年代初自丹麦远嫁尼日利亚开始追根逐源,抽丝剥茧地描绘出这一家两室、成员遍布欧非美三块大陆的跨国、跨族婚姻所产生的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冲突。该片入选2021年柏林电影节展映单元。
以火书写
Writing with Fire
-2021-
看点:女性创立的民间《新闻调查》
“Khabar Lahariya”意为“新闻浪潮”,是一家全部由女性组成的网络视频自媒体。影片跟随该自媒体的三位女记者走家串户,以手机作为采访设备,顶着来自种姓、家庭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对社会问题展开报道,为底层民众发声。她们努力实现自我价值,让世界看到女性的坚韧和强大。该片荣获2021年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电影纪录片单元观众奖及“影响与改变”评审团特别奖。
伊万娜的人生
Life of Ivanna
-2021-
看点:北极圈游牧女子的守寡式婚姻
在处于北极圈内风雪连天的俄罗斯亚马尔半岛上,古老游牧民族涅涅茨人祖祖辈辈靠驯养驯鹿为生。导演雷纳托·博拉约·塞拉诺用四年时间跟踪拍摄北极苔原上一位涅涅茨少妇伊万娜和她五个年幼孩子的生活,以雪地生存和回城探亲,自然展现两部分生活轨迹:前段赶驯鹿拉着雪橇房迁徙,及一家人生吃鹿肝等场景,无不体现出游牧民族彪悍顽强的生存技能与截然不同的异域风情;后段伊万娜与常年缺失的酗酒丈夫的关系,和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则更能引发观众共鸣。该片入选2021年哥本哈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
海边最后的夏天
Last Days at Sea
-2021-
看点:那年夏天,不宁静的海
生活在小岛上的男孩雷博伊因为要到城市读中学而即将离开故乡,这也是他人生的第一次旅行。菲律宾女导演威尼斯·阿蒂恩扎因一个拍摄项目认识了雷博伊,并与他成了好朋友,她决定记录下这个男孩在海边最后的夏天。影片以导演第一人称旁白讲述了两人的相遇、童年的回忆,并跟拍了男孩以及其他村民的日常生活,如白天玩耍休憩、夜晚出海捕鱼,展现这些传统作息渐渐受到现代化的挑战,使影片充满了柔情和怅惘。该片入围2021年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儿童单元。
伊拉克碎片
Iraq in Fragments
-2006-
看点:300多个小时素材提炼出的真相
纪录片导演詹姆斯·朗利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一个月深入伊拉克,历时两年收集300多个小时影像素材拍摄完成的纪录片。分为巴格达的穆罕默德、什叶派南部和库尔德的春天这三个章节,走进学校、街头等,真实捕捉饱受战争之苦的普通人生活,采用快速蒙太奇和快进镜头显现山峦和街景,勾勒战争前后的伊拉克景象。本片荣获圣丹斯电影节纪录片单元最佳导演等三项大奖。
人间世
Once Upon A Life
-2021-
看点:一堂生动的临终教育课
《人间世》系列纪录剧集自2016年播出第一季后,便成为超高分的现象级纪录片,曾感动过万千观众。本片是根据纪录剧集的素材重新剪辑创作的同名大电影。影片选取两位身患绝症的病人,以倒计时的形式交叉剪辑她们的临终日常,记录下她们生命中最后的时光。观众得以窥见两个家庭无以言表的痛楚,以及在痛苦中淬炼出的生命之歌。影片主创并没有沉溺于死亡悲剧,而用克制的镜头尽可能地捕捉生之欢愉与爱之感动。
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第一时间掌握2021年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重磅片单。
注:如遇片目变动,以实际排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