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FF SCREENING|当世界的目光看向你
上周德国电影大师展的消息一经公布,便受到了影迷们的热情关注与积极互动。今天首先揭晓本次影展的三部影片,分别来自两位大师——沃尔克·施隆多夫(Volker Schlöndorff)、玛加蕾特·冯·特罗塔(Margarethe von Trotta)。
这三部影片分别是:两位大师联合执导的第一部作品《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施隆多夫问鼎戛纳和奥斯卡之作《铁皮鼓》,以及冯·特罗塔极具个人特色的影片《她们的疯狂》。
10月18日(周五)中午12点,影展将在全平台开放售票。
20世纪60年代初,“奥伯豪森宣言”一声呐喊,让世界的眼光望向正在战后恢复期的德国影坛,期待着一种新电影风格的诞生。正在法国电影圈为新浪潮大师们担任助理的沃尔克·施隆多夫受此号召,开启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彼时,正值创作黄金期的伯格曼拍出了闻名遐迩《第七封印》,让冯·特罗塔“第一次看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萌生了想成为电影导演的念头。
1970年,在电影领域各自沉淀了近十年后,两人在《巴尔》中以导演和演员的关系首次合作。此后,他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彼此陪伴了20年,共同合作了12部作品。尽管后来分开,各自走出了不同的创作道路,但相同的是,他们都保持着长久的创作力,一直到近年都不断有新作问世,成为当代德国电影不可忽略的重标杆性人物。
对于这两位大师的作品,尤其是施隆多夫,上海观众应该是不陌生的。200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一时间放映了他的当年新作《第九日》。2014年,《外交秘闻》入围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并获得“最佳编剧”。2015年,电影节期间放映了其经典作品《铁皮鼓》。2022年,施隆多夫两部早期重要作品《青年特尔勒斯》《死刑》在上海放映。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女性作者,她的作品第一次在上海大银幕亮相应是2013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介绍其当年新作《汉娜·阿伦特》。2022-2023年,《德国姊妹》《巴赫曼:沙漠之旅》接连在上海的影展中被推介放映。
本次影展不仅将带领大家重温影史经典《铁皮鼓》,更将重点推荐《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她们的疯狂》两部不可忽视的佳作。它们充满着反思、革新的力量,仿佛向观众诉说着,当人处于时代剧变、公共舆论和家庭关系中时,所展现出的主动性是珍贵而有力的。三部影片均为4K修复版。
沃尔克·施隆多夫
Volker Schlöndorff
沃尔克·施隆多夫1939年出生于战争阴影笼罩下的威斯巴登,1956年随家人移居巴黎。他曾就读于索邦大学政治学专业,后在法国高等电影研究院学习。在此期间曾担任《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眼线》(1962)等法国电影大师影片的副导演,直到新德国电影运动开始,他回到德国开始自己的长片创作。1966年,他带着长片首作《青年特尔勒斯》亮相第19届戛纳电影节获得费比西奖,同年还收获了德国电影奖最佳新人导演、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编剧奖。
1970年,他首次与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冯·特罗塔合作,拍摄了电视电影《巴尔》,该片改编自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晚期的表现主义作品。次年,他与女主演冯·特罗塔完婚,两人于1975年共同执导了影片《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该片改编自诺贝尔奖获得者海因里希·伯尔最著名的作品,是作者根据自身经历创作的中篇小说。两位导演改变了小说的叙事顺序,在线性安排的故事走向中细致刻画人物内心,深入探讨了关于个人尊严与社会和谐的议题,被称为70年代中期最成功的德国电影。
施隆多夫(左一)与主演大卫·本奈特、小说家君特·格拉斯在《铁皮鼓》摄制现场
1979年,展现一战末期至二战结束期间德国人民生活的影片《铁皮鼓》上映即蜚声国际,包揽了戛纳金棕榈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被称为新德国电影代表作。他本人也因为持续产出关注社会现实、具有强烈个人风格的影片,在一众新德国电影第二代导演中脱颖而出,被称为新德国电影四杰之一。
80年代之后,他开始拍摄英语电影,并有机会与更多明星演员合作。先是将《推销员之死》(1985)改编成同名电视电影,之后也陆续拍摄了《使女的故事》(1990)等作品。但后来,他还是在柏林墙倒塌后决定回到德国。90年代至今,他又陆续完成了《丽塔传奇》(2000)、《第九日》(2005)、《乌尔詹》(2007)等作品。
施隆多夫很了解自己的强项在于视听,而不是自己写故事,因此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改编自文学或戏剧作品,从《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巴尔》,到《青年特尔勒斯》《铁皮鼓》,包括后来走入国际影坛的创作如《斯万的爱情》(1984)也改编自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2014年,他执导的亦是改编自西里尔·盖利的戏剧作品。该片入围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外交秘闻》。施隆多夫的电影创作跨越大半个世纪,他对社会现实和人类命运的关注也持续至今。
玛加蕾特·冯·特罗塔
Margarethe von Trotta
冯·特罗塔1942年出生于柏林,童年父亲早逝,与母亲搬至杜塞尔多夫生活。她曾多次谈及,自己年少时与母亲互相陪伴的经历让她对女性成长和女性友谊有所思考,这也成为她创作实践中最重要的母题。
冯·特罗塔早年以演员和编剧的身份出道,在施隆多夫和法斯宾德早期作品中多次出演重要角色。1971年,她在施隆多夫的影片《科姆巴赫的穷人突然发了财》中担任编剧,被德国电影奖提名最佳编剧,同年与施隆多夫完婚。
1975年,两人共同执导的影片《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获德国电影奖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两项大奖。这是冯·特罗塔首次执导长片,她对演员的引导使得女主演安吉拉·温科勒的表演呈现出丰富的心理变化层次,从而加剧了情绪的浓度。
1978年,她首次独立自编自导的影片《克里斯塔·克拉格斯的第二次觉醒》获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电影论坛奖。影片同样改编自真实故事,以三位女性为主人公,进一步讨论女性成长的命题,也为其后影片中一以贯之的女性主题定下基调。1981年,她自编自导的《德国姊妹》获第38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和费比西奖最佳影片奖,通过两姐妹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展示时代剧变,该片也是伯格曼个人的“影史11佳”之一。1983年,她执导的《她们的疯狂》入围第3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更凭此片获天主教人道精神奖。影片深度剖析女性心理,展现了两位截然不同的女性之间的惺惺相惜与互相救赎。
《她们的疯狂》1983年入围柏林电影节时的
玛加蕾特与汉娜·许古拉
Erika Rabau © Internationale Filmfestspiele Berlin
冯·特罗塔热衷创作以女性为主人公的电影。1980年代后期,她的《罗莎·卢森堡》(1986)和《三姐妹》(1988)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03年的《玫瑰围墙》入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13年,她执导的传记片《汉娜·阿伦特》一经上映便引起全球范围的讨论。但她多次重申自己拍摄的并非“女性电影”,而是在用“一种特别的女性表达方式”塑造人物和表达情感。她的作品平实自然、细腻温和,使她成为最受大众喜爱的德国女性电影人之一,至今仍活跃在国际影坛。2023年,冯·特罗塔的最新作品、关于奥地利诗人英格褒·巴赫曼的传记电影《巴赫曼:沙漠之旅》入围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在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
丧失名誉的卡塔琳娜·布鲁姆(1975)
Die verlorene Ehre der Katharina Blum
看点:
言论可以自由,谣言不能自由。
铁皮鼓(1979)
Die Blechtrommel
看点:
要不要长大?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她们的疯狂(1983)
Heller Wahn
看点:
毁掉一个女人?说她疯了。
更多展映影片的详细内容将于近日陆续揭晓。本次影展将于10月18日(周五)中午12点在全平台开放售票。
此次影展特别推出了一系列衍生品,影展海报、票夹、冰箱贴、便签本、帆布袋、T恤衫等系列周边将于今晚20点在官方小程序开启预售。影展期间,衍生品也将在放映影院进行现场售卖,欢迎影迷们前往选购。
此外,10月20日-30日期间,还将推出两场相关活动,欢迎各位观众提前规划,积极前往。嘉宾及活动详细信息,以及更多关于本次德国电影大师展的信息请持续关注本公众号的后续推送。
上海国际电影节
SIFF SCREENING
上海国际电影节打造的日常影展品牌“SIFF SCREENING”,延展电影节满足观众文艺需求的功能,为观众提供更丰富、多元化的电影内容,带来更具参与性的观影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