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9

金爵电影论坛|相互定义,彼此启发,城市给电影带来无限可能

 

城市赋能电影,电影反哺城市。上海的地域文化赋予了《爱情神话》独特的城市品格,《爱情神话》的火爆为上海的文商旅融合提供了最佳样本;发生在上海滩的真实案件成就了《酱园弄》的故事底色,《酱园弄》在乍浦路取景拍摄,也给城市文化注入新的解读和认知。

 

6月18日下午,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交融与共生:电影与城市论坛”,论坛由纪录片导演、作家周轶君主持,邀请知名电影人、作家、艺术家,共同探讨城市与电影的关系,深入解读文艺作品中的城市元素,分析城市风貌在影像中的呈现,探讨电影节与城市如何互相成就。

 

 

 

卡梅隆·贝利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席执行官

 

上海是代表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座城市,上海也是伟大的“电影之城”,它是不同文化交融的地方。电影是非常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电影向我们讲述城市的故事,帮助我们去思考、想象城市。电影和城市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城市创造了电影,电影创造了城市。

 

柏林国际电影节、戛纳国际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都以城市命名,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最初选择了看其他城市的视角,我们希望捕捉到各个城市的电影精神,以浓缩的形式把它展现出来。比如每个城市选10部电影到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展映,观众通过电影可以迅速了解这个城市。

 

不同城市的电影节是没法互换的,比如有些电影节必须要在这些大城市举办,才能够通过电影反映城市的文化。通过举办电影节,大城市可以褪去繁荣的“商业外衣”,展现出最原始的气质。一些小城市的电影节又很不一样,比如平遥国际电影展和上海国际电影节定位不同,但他们都令城市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做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掌门人”多年,我觉得电影节就像是“浓缩”的城市,一群陌生的观众聚集在一起,大家在观影过程中找到乐趣,与电影中的故事和人物同频共振,共同见证某些重要的时刻,这就是电影节的魅力。

 

2013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我们在始建于1971年的IMAX电影院展映了导演斯蒂芬·麦昆执导的《为奴十二年》,影片讲述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美国奴役史。影片在这家老牌影院放映时,影厅内鸦雀无声,每个人都仿佛在见证最重要的历史时刻。2014年,该片一举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多伦多的观众隔空分享了这份荣誉。

 

 

陈丹燕

小说家、纪录片导演

 

从《上海的风花雪月》《永不拓宽的街道》,到最新的口述史《住在武康大楼》,我从来没有停止过“书写”家乡上海。我用8年的时间往返于塞尔维亚和上海,拍出了一个城市的“作家电影”——纪录长片《萨瓦流淌的方向》。

 

你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同样的历史、看同样的照片,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这个并非取决于影像本身,而是取决于你的立场和你的知识储备。这部影片是用历史事实来表达我的内心世界,片中有一个不到一分钟的片段,当时拍摄时我后面有一面镜子,对着正在看新闻的我。往镜子里面看,每个国家的新闻都是7点,但是在镜子里面看,这个是倒退着走的,因为镜子是反向的。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6点55分到7点的最后一分钟里,你可以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影像。作为一个非虚构的作家,我要处理图像的方式不是再现,而是再解释和再创造,这正是我拍下这段故事的立场。而上海就是一个镜像的城市,把过去和现在融合在一起,再向前走的城市,虽然交叉混杂,但给了我们很多空间创作。

 

谈到电影节和城市的关系,我真的非常喜欢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观众,因为他们对电影非常尊重。举个例子,平时电影放完出现演职人员名单时,大家都巴不得字幕快放完。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每次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最后那五分钟。在漆黑的空间里,大家安静地看完字幕,即便没有映后互动,大家也会自发地鼓掌。上海国际电影节培养了观众对电影人的尊重,大家的掌声也是对幕后工作人员的致敬,我很喜欢这种氛围。

 

 

罗冬

导演

 

上海这座城市有丰富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所以它产生的故事也更多元化。这个城市给了电影很大启发,令电影有了很多种可能性。我习惯通过电影了解一座城市,上海是我生活、成长的城市,我自然而然就会用带着“镜头”的眼睛去看周围的生活。

 

有些作品从视觉上呈现这部城市,有些作品从人物本身出发去探讨人与城市的关系。走在上海的街头小巷,你会看到很多生活细节,只需十分钟到半小时,人们身上的故事便延展开来了,当你跟着他们走进餐厅、公园,你会发现那个身影背后的人群就有故事发生了,这也是触发我把这些人纪录下来,拍成纪录片《梅的白天和黑夜》的主要原因。

 

在这个影片当中,你会看到很多平时工作或生活中并不留意的细节,比如说上海有很多无人驾驶的地铁,让人感觉这座城市特别高科技。但跟这些高科技共生发展的一批人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出生的老人,在节奏快速的当下城市生活中,他们仿佛生活在另外一个平行时空。在上海这样的城市,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时间、空间上的碰撞,电影创作才有了非常多的可能性,电影创作者的发挥空间也更大。

 

上海国际电影节是影迷狂欢的节日,作为电影工作者也是非常享受的。我感受过不同城市电影节的气氛,去过不同城市的电影院,有些电影院像教堂一样神圣,有些电影院在大楼的十几层,在这里看电影别有一番滋味。上海的电影院水准一流,但依然可以在美琪大戏院、大光明电影院这些老牌影院看当下的电影,这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独一无二的观影魅力。

 

 

沙丹

中国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

 

城市跟电影之间是一个相互定义的过程,这个城市本身孕育了上海电影,上海电影几乎是中国电影的代名词。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发现跟上海电影发生关系的场所,这些电影也给了我们充分的想象空间,去想象这个城市的过去、今天和未来。

 

上海这座城市的时间是有限的,但对于影像世界的探索又是无限的。从百年前的上海徐园第一次放映的中国电影,到今天罗冬导演拍摄的《梅的白天和黑夜》,这些影片展现了不同时期上海发生的故事,都非常精彩。电影非常重要的价值在于,它把城市中关于国家、文化、民族的记忆保存了下来,电影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形式。

 

北京也好,上海也好,都是非常电影化的城市,你在电影当中看到这些城市本身的景象,然后你再走到城市当中的话,你可以看到那些非常熟悉的地方,你会发现银幕内外有潜在的流动关系,这是电影跟城市之间非常有魅力的地方。比如罗冬老师也是不断截取城市当中最有魅力、最有人情味的重要片断,他选择的那些老阿姨,实际上是城市当中温暖的一分子。电影是这个城市非常重要的文化名片,这些优秀的作品让我们对城市怀揣敬意,好的电影可以让城市的魅力流淌出来,从而传播到全世界。

 

我个人从事电影相关的研究和策展工作,挖掘与上海相关的影像,通过电影策展的方式放映出来,让年轻观众看到这些电影非常有意义。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了90年前的电影《神女》,片中有大量对当时上海城市面貌的展现。中国电影资料馆最新修复的《铁扇公主》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进行世界首映,这个电影是上海新华联合影业公司拍摄的,这次展映相当于电影“回家”。

 

 

杨福东

导演、艺术家

 

香港MPlus博物馆的M+幕墙展出的《雍雀》是M+及巴塞尔艺术展委约创作的项目,他们每年委约一个艺术家在艺术馆外立面长110米,高70米的大屏幕创作一部作品。当初接到邀约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去香港拍,或者和当地产生链接。原本预计拍摄十几分钟的短片,最后成片60分钟,一个是有声版,一个是无声的户外陈设版。

 

《雍雀》不是一部标准的有声电影,它像一部“公共电影”,所有画面之外的城市里的海水声、空间声、嘈杂声都成为了它的背景音乐。每晚7点到9点,《雍雀》就在那里静静地放映,黑白影像将海边村庄和夜间城市街道的场景交织在一起。有时候你在坐摆渡轮时看到它,有时候你在路上匆匆而过看了一眼,也许你此刻心情不佳,也许你正满怀喜悦,所有的情绪都将代入此时此刻的叙事。你无需强求观众特意去看,它具备一种“公共性”,仿佛是城市里的细胞分子,和香港这座城市交融共生。

 

我一直都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忠实影迷,17日晚上6点半在大光明电影院看了《大路》,1200个座位,我估计坐了1100个人。电影放映过程中,有人笑,也有人哭,电影放映结束后,观众集体鼓掌,那一瞬间你会觉得这才是电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