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直通车|《不虚此行》《梅的白天和黑夜》亮相东京国际电影节
由上海国际电影节推送的影片《不虚此行》《梅的白天和黑夜》,入围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世界焦点单元。《不虚此行》是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参赛片,凭借此片,导演刘伽茵荣获金爵奖最佳导演奖,主演胡歌(并列)获最佳男演员奖。《梅的白天和黑夜》入选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单元,导演罗冬获该单元最佳导演奖。两部影片即将搭载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直通车”亮相东京国际电影节,展现当代优秀华语电影新力量。
《不虚此行》海报
影片讲述了落魄编剧闻善(胡歌 饰)在一次机缘下开始帮人撰写悼词的故事,在与各色委托人的交流中,闻善与委托人相互治愈,最终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写悼词的过程中,闻善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委托人,包括为亲人预约悼词的王先生(黄磊 饰)、万家兄妹(扈耀之、赵倩 饰);为离世网友讨要说法的邵金穗(齐溪 饰);为同事约写悼词的创业者老陆(甘昀宸 饰);更有为自己预约悼词服务的方阿姨(娜仁花 饰)。在闻善的成长路上,除了心灵陪伴的小尹(吴磊 饰),还有一路陪伴的老师(孙淳 饰)、在殡仪馆工作的好友潘聪聪(白客 饰)和有故事的饲养员(杨庆生 饰)。闻善在撰写悼词的过程中,实现了与委托人之间的双向治愈,最终走出内耗、找回自我。用导演刘伽茵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关于如何走出创作的焦虑以及成长中如何接纳自己的故事”。
《梅的白天和黑夜》海报
由周迅监制、罗冬执导的沪语片《梅的白天和黑夜》聚焦老年人的情感生活,讲述了一位年过七旬的上海阿姨,每天穿越大半个上海寻找爱情的故事。摄影师出身的罗冬曾为香港导演关锦鹏的多部影片担任剧照摄影,本片是他执导的第二部作品,建立在现实和叙事重构的模糊领域里,全程沪语对白,以明暗双线的方式,聚焦于这位擅长花式吐槽的阿姨的住房问题和多段荒诞的相亲。
“我关注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很久了,随着自身成长,对这代人的感受越来越深,于是酝酿拍摄这个年龄群体精神生活的故事片。”为此,罗冬采访了画家、舞蹈家等各式各样的退休老人,直到他遇到七旬老人玉梅,她的表现力和表现欲,都给了罗冬把她的故事拍下来的动力。唯美的特写镜头下,走访舞厅、宜家、棋牌室、公园等上海老年群体社交宝地,幽默地记录了她和朋友们的老年生活,市井化地展现大都市上海繁华背后的另一面。
东京国际电影节是国际A类电影节,1985年首次举办,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举行。第3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举办时间为10月23日至11月1日。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不断发挥国际性平台优势,加大优秀华语片扶持力度。2015年起,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直通车”项目正式“发车”,精心挑选入围竞赛及展映单元中的优秀作品,定期输送至各大国际电影节,推动中国影片的海外发行。与此同时,大力支持入围电影创投的潜力项目进入国际电影市场,进一步促进其合拍洽谈及海外预售,帮助更多优秀华语片“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