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08

镜中她——记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呈现的女性“欲望书写”

 

作者:陶赋雯

 

电影是“上帝的右眼”,常带我们以居高视角进入对性别的再审查。笔者曾探索当代影像对女性的“欲望书写”,与停留于感官或感性沉溺的传统欲望不同,而是呈现具有反抗传统道德礼教以及表达两性特别是女性生命体验的“新感性”表征。“新感性”是欲望的情境性源动力,目光(摄像机)的投射即“生命原欲”的投射,促进了“新感性”的生发。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呈现的女性“欲望书写”体现出三种力量。

 

一、挣脱束缚的反叛力量

 

电影《斯宾塞》由新生代演员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主演,与2006年海伦·米伦饰演的经典传记片《女王》一样,电影聚焦面临重创漩涡时的皇室成员。前者是描述“平民王妃”戴安娜面对丈夫出轨后,想挣脱英国皇室沉重旧典束缚的第一个圣诞节,后者是呈现伊丽莎白女王如何面对“戴安娜之死”引发的舆论风向与维护王室威严,两部电影均是带领观众的“历史窥私欲”,从女性视角关注白金汉宫里的宫闱秘事。王冠沉重、华服束缚,被安排着装的“木偶服饰”与“珍珠项链”不及田地中带着父亲余温夹克的稻草人,最终还是以斯宾塞的姓氏还原她的质本追求:逃离皇宫。诚然电影《斯宾塞》画面精致考究,但仅单向呈现沉溺苦痛的女性而无释解,只能目睹银幕上“英伦玫瑰”戴安娜的精神凋谢。

 

而另一部历史传记电影《公主的品格》,又名《束胸》做出了艺术超越。续接对曾带给我们最璀璨明媚笑容的罗密·施耐德版“茜茜公主”的美好憧憬,本片结合茜茜公主生前日记和部分生活蛛丝马迹,呈现其在婚后的精神灭迹与自我燃烧。古典爱好者可以从电影中媒介考古,女性研究者可以深测茜茜在宏大帝国“墓碑”里的自由挣脱。“她的脑海里有一个乱糟糟的博物馆,充满了未经开发的宝藏。怎么会不抑郁呢,明明你的灵魂不该只是子宫的形状和美丽的线条,该是飞腾的骏马和深沉聪慧的智识啊。”电影用丰富的意象(林中静湖、骏马奔驰、浴缸沉溺、海中巨轮)描摹出奥匈帝国皇后祈盼挣脱束缚的反叛力量。

 

二、自我拯救的复仇力量

 

法国电影《我的罪行》是名导弗朗索瓦·欧容继《八美图》《花瓶》“女性三部曲”的结尾之作,和《芝加哥》《九》的剧情肖似。在银幕之上,总有一种发声呼唤“女性自救”与“女性同盟”,用“脱线喜剧”(Screwball Comedy)的荒诞性直逼司法陈腐诟病,批驳男性社会的桎梏与偏见,也展现“黑色电影”中蛇蝎美人、激情犯罪、超浓度复仇戏码等经典要素,是向经典默片“黄金时代”的致敬。

 

另一部法国电影《火光之色 Couleurs de l'incendie》是“复仇体”名著改编,电影虽华美如席,但如好莱坞景观化浮泛,戏剧假定性铺设不足,不及原著缜密生动。以犯罪小说闻名的原著作者皮耶尔·勒迈特曾写到:“终于,真正的痛苦触发了她的反击与蜕变。她的眼睛映射出火光之色。”他喜欢塑造反差巨大的女性:她们在前期看似是一个柔弱、被动、没什么可取之处的女孩,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信念坚定的复仇女神,她正以自己的每一步行动颠覆着我们的想象。这样的主角,正是小说最有魅力表现,也如皮耶尔所说:“我喜欢那些能激励我的女性”,不免令人怀念起《黑皮书》《法国女特工》等经典二战电影中的“复仇女神”。原著作者希望写出一个女版基督山伯爵,“你感到痛苦的时刻,就是你蜕变的时刻,它让你的生命变得丰盈而强大”。而影片中真正的“复仇女神”——莫过在希特勒和纳粹军面前,临时换唱一首希伯来歌曲的暮年女歌手,日落大道的气场,却有坚守恒定、极富勇气的姿态与行动,重建了自我生命的女性,以自我拯救的复仇力量,在对历史的留痕表象中熠熠生辉。

 

三、反抗规则的颠覆力量

 

布莱恩·特纳曾强调身体的政治性和社会性:“我们主要的政治和道德问题都是通过人类身体的渠道进行表达。”底层、女性、身体、欲望,被摄影机紧密粘连在一起,将被压制的底层女性形象“转译”为银幕上欲望的符码表征,以非暴力的欲望书写来实现一种软性反抗。于是,身体描写满足受众的窥视和幻想,就成为视觉上的“内部殖民化”,塑造出一批具有抗争气质的女性形象。在本届电影节上描述女指挥家的“伪传记体”电影《塔尔》引发了对女性欲望的另类书写。由凯特·布兰切特饰演的塔尔,被称为“大师”,实为“菲勒斯”崇拜者,一个完整固执的古典主义秩序维护者,曾是关系网络中权力的制高点(专家社会),以名利为筹码在西方文化精英的顶端游刃有余。最终在舆论与关系、刚愎独断与匍匐向上又自利的Z世代新人捧杀中,反噬与异化,被拉下了“神坛”,只能在另一种异域中开启继续坚毅不变的目光,充满了反抗规则的颠覆力量。

 

“镜中她”的呈现,把电影这台“欲望机器”与呈现人的本性结合起来。银幕上这些“表面的驯服”背后,是女性骨子里的抗争气质,在欲望与礼数冲突中挣扎,爆发出被压制的原欲。通过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呈现的女性“欲望书写”,“镜中她”已经成为展示当代社会变迁、情感欲望及伦理道德的新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