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6

SIFF YOUNG|青年影人喜获发展扶持,从此加力走向更大舞台

 

615日,2023年度上海国际电影节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以下简称SIFF YOUNG)揭晓了入选影人名单,导演文牧野、申奥、刘循子墨、邵艺辉、李霄峰和制片人顿河、编剧游晓颖7位优秀影人脱颖而出。

 

今年的SIFF YOUNG将评选范围从导演拓展至制片人和编剧,在国内15家推荐机构和15位推荐人推荐出大名单后,由知名导演黄建新领衔,制片人、监制陈祉希,制片人、演员耐安,编剧束焕,导演郑大圣等知名影人组成的终选推荐团评审,评选出了这份入选名单。

 

 

7位青年影人脱颖而出

 

创办于2021年的“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旨在发掘和扶持优秀华语青年电影人才。入选本年度SIFF YOUNG的青年影人,已经以成功的创作经历受到广泛关注,并继续拥有巨大创作潜力。

 

 

文牧野导演编剧并执导的长片《我不是药神》《奇迹·笨小孩》,上映后不仅票房高扬,作品和本人也获得了各大电影奖项。终选推荐团给他的推荐语是:“在一部部现实主义作品中,文牧野导演对生命状态、生存环境,以及时代巨变带来的心灵需荡予以真切执着的关注和揭示。熟练有效地使用电影的表现手段,表达对人性的尊严。在影片风格上,文牧野导演冷静克制又不失温情动人,摄影机准确地捕捉着一个个与心灵对应的细节,充分彰显了现代电影的特征和魅力。文牧野导演的影片对当今电影创作具有启迪和示范作用。”

 

申奥导演签约于坏猴子影业,从2005年自编自导首部短片《河龙川岗》国际获奖后,自编自导首部电影长片《受益人》也获得了国内大奖,他的电影新作《高薪世界》及系列网剧《新生》年内将与观众见面。终选推荐团给他的推荐语是:“青年导演申奥对现实生活有着敏锐触角,观点辛辣,在黑色幽默中表达温暖底色,,在作者表达与市场类型中找寻最优解,用鲜明的影像风格讲述有态度的故事,稳扎稳打真诚创作,作为新生代电影人未来可期。”

 

刘循子墨导演以《报告老板》系列网络剧等作品被大众知晓,2021年他执导的首部电影《扬名立万》在国内获得多个奖项,展现出不俗的导演才华。终选推荐团对他的推荐语是:“《扬名立万》虽是刘循子墨导演的长片处女作,但已显示出其独具个性的电影方法和结构能力。影片多视角介入,重叠积累,套层递进,不断反转,在带给观众一次次惊喜的同时也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导演有效地处理了喜剧与悬疑的关系,拍出了一部具有魅力的影片。我们十分期盼刘循子墨导演的新作。”

 

邵艺辉导演凭借第一部自编自导的长片电影《爱情神话》一举成名,该作品取得了社会评价和市场票房的双丰收。终选推荐团给她的推荐语是:“邵艺辉导演擅长捕捉生活中常见,银幕上不常见的生活点滴,这些细节平常而闪光,抓住它们,需要有对生活的热爱,扎实的创作功底和不时闪现的才情,幸运的是,邵艺辉导演同时具备了这些。她的作品兼顾了戏剧性和生活常态,屏幕上一切都显得自然、从容、亲切,于日常生活中体现出对人生重要命题的洞察力,还有女性导演难得的幽默感,让我们期待她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李霄峰导演继《少女哪吒》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创投单元的认可后,其执导的《风平浪静》也曾成为金爵奖剧情片官方入选影片。终选推荐团给他的推荐语是:“一位多才多艺,创作上兼收并蓄的电影作者。其导演的作品,在积极探索类型化与作者性统一的同时,努力寻求商业与艺术的结合,叙事以描绘现实生活风平浪静表象之下暗流汹涌的人物情感和戏剧冲突见长。期待未来为观众带来更多感人的作品。”

 

制片人顿河同样是上影节长期关注的优秀青年电影人,投资制作了多部青年导演作品,致力于制作兼具作者表达和市场价值的现实题材电影。他担任制片人的作品《送我上青云》(导演滕从从)入围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单元,担任制片人的作品《风平浪静》(导演李霄峰)入围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担任制片人的作品《雪云》(导演邬浪)成为本届上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的开幕影片。终选推荐团给他的推荐语是:“不断尝试各种题材和类型的创新,着力扶持中国青年创作者,在艺术和商业上找到最佳平衡。”

 

编剧游晓颖也是影迷熟悉的编剧,2018年的《相爱相亲》和2023年的《我的姐姐》都是频繁获奖。终选推荐团给她的推荐语是:“既有从女性视角出发的细腻敏锐的洞察力,又有基于普遍人性的对个体命运的关照:既有丰富的生活细节,又能简练准确地提炼出故事主题,游晓颖虽然年轻,但已经把情感和手段,个性和共情自如地融于一炉,为我们奉献了手法纯熟、感情真挚的编剧作品,让我们期待她能成为青年编剧界的领军人物。”

 

上海已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保障体系

 

 

2021年,在原有六级人才培育阶梯的基础上,由上海市电影局主办、上海国际电影节承办的电影人才扶持项目——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正式推出,从而使上海国际电影节形成了更为完整的6+1阶梯型新人培育体系。

 

SIFF YOUNG依托上海市区两级政策,建立长效扶持机制,为青年演员提供从前期剧本立项、中期拍摄、后期制作、宣发的全方位支持。同时,它还推荐作品参加国际电影节参展参赛,扩大国际影响力,切实提供一套覆盖全产业链的保障体系。

 

2021SIFF YOUNG推出了5位青年导演,在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进行了作品的国际推广。目前,在SIFF YOUNG的扶持下,首批入选的青年导演正在扎实创作,快速成长:饶晓志的《万里归途》在上海出品、立项,获得了上海青年影人落地上海的支持,上映后成为2022年国庆档票房冠军;梁鸣的第二部长片《逍遥游》在上海立项,已完成拍摄;王晶的《不止不休》已于今年3月上映,作为小成本处女作,取得了5000多万的票房佳绩。

 

 

《万里归途》

海报

 

《不止不休》

海报

 

如今,再度回归的SIFF YOUNG全面升级。扶持范围从导演扩至到制片人和编剧,强化了对电影行业创新、多样性和持续性发展的推动作用;扶持力度也更大,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电影专项资金专门设置了支持青年影人项目落地上海的扶持,对本计划入选影人在上海落地的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终选推荐团主席黄建新导演指出,青年电影人对电影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电影行业总是出现一波又一波优秀的青年从业者,为我们刷新视野,提出挑战,带来更多元的内容,他们是整个电影行业当中新的活力源泉。就像我们说的音乐作曲的‘动机’,电影行业的‘动机’,就是‘年轻的生命’‘燃烧的生命’。导演、编剧、制片人是电影结构当中的核心部分,他们相互经历、相互促成、共同成长。”

 

 

他说,作为行业里的“老人”,“我们慢慢年纪大了,有一些经验和资源,应该支持年轻人,因为我们上一代的电影人就是这样支持我们的,所以我跟田壮壮导演几个人都说过,这样的扶持项目我们都应该义不容辞、随叫随到。就像我这次监制的青春谍战电影《盗火者》,这部片子的青年导演徐展雄在影像风格和叙事结构上有自己的独特审美和个人风格,他的创新性、独特性,和我在监制类型片上积累的多年经验相结合,给创作带来了年轻化的视角、与众不同的故事。”

 

但是,他也认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政府和机构的支持和关注,在行业里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他对SIFF YOUNG推崇备至,“在我的印象里,上海和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重视扶持青年电影人,就像我刚合作过的导演徐展雄就是从上影节创投和亚新走出来的,SIFF YOUNG这个扶持计划也非常专业,是直接对位优秀人才,而不是去筛选未成熟的项目。”他说,这样的扶持“是一种真正的力量,不是随便说说的,所以也希望优秀的青年电影人珍惜这样的机会。”

 

有政策也有良好的创作环境

 

 

近年来,上海电影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优秀电影企业和优秀电影人先后落地,“上海出品”在春节档、国庆档等大档期经常有不俗表现,前不久的五一档,票房冠亚军影片均来自上海。这也意味着上海的产业氛围持续向好,形成了良性循环。上海市电影局努力为在上海拍摄的剧组做好全方位的服务保障,正进一步在国内电影行业持续打响“上海制造”“上海服务”“上海文化”品牌。

 

目前,上海正在推进全球影视创制中心建设,上海科技影都已拥有车墩、胜强等19个专业影视拍摄基地,高科技影棚28个,总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其中长三角国际影视产业园LED虚拟影棚,为虚拟生产项目提供虚拟及真实制景服务;昊浦影视基地拥有全上海面积最大的达5000平方米的高科技摄影棚和水下摄影棚。同时,上海影视摄制服务机构为全国电影拍摄剧组免费提供协调服务,受到了众多来沪取景剧组的高度好评,“上海经验”甚至已经辐射全国。

 

入选的青年导演们,表达了对在上海创作的意愿和信心。正在海外拍片的文牧野导演通过视频表示,会在上海“努力拍出更好的电影来回报观众”;刘循子墨导演表示,这“既是鼓励又是动力,别的话不多说,下一部电影见”;新电影作品在今天上午10点刚刚定档的申奥导演说,自己的“两部电影和一部剧都是在上海立项的,我自己的公司也在上海,所以对于上海和上影节的感情都很深”;邵艺辉导演说,“很感恩上海这座城市,我在上海生活了这么多年,每年都会作为影迷参与上影节的各种活动、看电影,这个城市非常有文艺的气质和文化的环境,希望在这儿能够拍更多的影片”;李霄峰导演说,自己10年前的第二部电影《少女哪吒》就是在创投获得荣誉,也在上海立了项,“10年之后能够得到青年影人扶持计划的支持,很开心。上海很厚待我。”

 

新增的扶持对象——编剧和制作人,也感受到了上海的盛情。入选编剧游晓颖表示,“我会更加努力写好剧本,不辜负这个荣誉”;制片人顿河说,自己在上海读书和工作10年,“每次回到上海国际电影节,我都觉得非常亲切,希望未来能够扎根上海,做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