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8

电影学堂︱张律:让故事在一个可信的空间里发生

 

616日,知名导演、编剧张律做客第2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学堂。张律是本届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其新作《白塔之光》入围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北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并最终包揽五项天坛奖,在本届电影节评委作品单元展映后也广受好评。他主讲的本场电影学堂由扮演《白塔之光》女主角欧阳文慧的青年演员黄尧主持。

 

张律毕业于延边大学中国文学专业,在从影之前做过多年与文学相关的工作。他在电影学堂上直言,文学的经历对拍电影有所帮助,但跟文学接触比较多、距离比较近之后,在拍电影时反而要格外警惕,因为文学的空间是靠作家建构、读者想象的,但呈现在大银幕上的电影空间却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张律特别强调空间营造对于电影的重要性,如果这个空间是可信的,那么里面的人物才可能变得可信,这些人物在这个空间里情感的流动才能可信。

 

 

“每一部电影的出发点肯定是空间

 

 

作为文学专业出身的电影导演,张律在多部影片中流露过对文学的情愫,如《漫长的告白》中提到的石黑一雄,《白塔之光》中的男主角谷文通曾经是一位诗人。在张律看来,文学可以让人从各个方面对世态进行间接的接触,因为文学是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空间,你的情感可能会变得宽广一些

 

但他又认为,文学的经验,反而是拍电影的时候需要格外警惕或者规避的,两者最重要的不同就是空间的营造。观众看完一部电影,觉得故事很感人,冲突很厉害,但为什么就是不太相信这个故事?问题往往出现在电影呈现的空间上。作家可以空对空,让读者自行想象,但电影导演不可以,观影的出发点,电影最后的落点,都是要看最重要的那个空间是不是对的。

 

在张律的个人经验当中,一部电影最初的灵感从来不是一个人物或者一个故事,而是空间。当被一个空间高度吸引、念念不忘的时候,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关联,会想到在这个空间里什么样的情感是舒服的,然后人物开始浮现。我会去想,我的朋友、亲人当中,哪一类在这个空间里会舒服、适合,然后他会怎么行动。只要他去行动的话,所谓的故事就会出来。每一次的出发点肯定是空间。

 

这种对于空间的发现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61岁的张律说自己至今还是在找寻,并且在找寻的过程中继续保持着对空间的敬畏感,你在寻找这种空间和时间的过程中,是不是能够保持诚实,这决定了你能走多远,你的电影的格局有多大。

 

“其实镜头就是你选择最对的那个距离

 

 

与对空间性的执着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张律很少做文案工作,更不画分镜头,到现场之前我都不知道这个镜头怎么拍,我要找。如果在落实之前,我就把这个东西全想明白了,可能我的兴趣就没了。所以,拍摄之前,他更多的时间,是花在了故事情感方面的考量上。

 

张律的工作方式,是每次到拍摄现场,先清场15分钟,对着现场空间,去想自己要拍怎样的镜头——这些镜头,在他的观点里,就是要找准距离这个距离,就是人和人的距离,情感和情感的距离。距离不对的时候,你的身体是不舒服的;距离对的时候,你的情感状态才是对的。

 

在导演初步想清楚之后,工作人员各就各位,演员走位,导演再进行调整。这种调整,依然是基于空间性的真实、舒服。张律表示,这种感觉就跟人去餐厅吃饭一样,有的人就喜欢坐在中间,有的人哪怕前面有的是位置也一定要到最边上去,这就是他们心里想要的距离,他们在那个距离里才是舒服的。在电影中,当演员感觉不舒服、不对劲的时候,就需要导演及时调整。

 

有观众问他,这样的工作方式,会不会令工作人员压力很大?张律笑言,自己在现场属于很温柔的那一个人,如果是首次合作,技术部门有一两天可能会有点不适,但之后的合作都很顺利,基本上我想找的情感的方向,剧组的同仁们是同意的。

 

对合作过的演员们来说,张律的温柔之一,可能在于他选角时从不要求试镜,这是跟多数导演不一样的地方。张律称试镜其实对演员挺不人道你拿镜头对着一个演员,就类似于拿对着他,没有的情况下两个人可以和平交谈,演员身上的特色反而更能够表现出来。

 

他凭直觉选角。见了演员本人,或者看了照片和视频,觉得和自己故事里的人物有重叠的地方,他就会确定人选。后来的作品也证明,他的选择往往是正确的。

 

“爱情的孤独和惆怅都是空间概念

 

 

2001年,张律在首部短片《11岁》中即显示出了不凡身手,入围第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短片竞赛环节,之后多部影片先后入围洛迦诺、戛纳、柏林、釜山等国际电影节。但直到2021年自编自导的电影《漫长的告白》,张律才开始被大众所知晓。

 

在张律的作品当中,爱情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主题。《漫长的告白》中,立冬(张鲁一饰)对少年时代爱慕过的女子阿川(倪妮饰)念念不忘,多年之后与哥哥立春(辛柏青饰)出游,再次遇到阿川。这个非常漫长没有出声告白的故事,被很多网友认为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爱情片佳作。但这些人物彼此之间的情感,也令观众好奇:为何导演会倾向于表达圈定空间下的多角人物关系?

 

张律给出了非常坦诚的回答,他说一对相爱男女在一起度过漫长岁月时,里面的复杂、里面的不堪,需要被说出来爱情里面,我觉得浪漫比我们想象的少多了,那种刻骨的、痛的东西藏得很深,会不时地出来打你一下子。

 

有意思的是,当主持人黄尧提到情到深处人孤独时,张律给她换成了情到深处人惆怅孤独和惆怅,都是个空间概念。他笑着开始了拆字解读,惆怅二字,惆的右边是是空间概念;怅的右边是,也是空间概念。用孤独的话,你会在空间里越陷越深,有时候就像一个很深的井,掉进去就出不来;而用惆怅的话,在那个空间概念里,可能你的情感还可以走很远很远,这个惆怅的东西,能够把你带向一种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