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会友 文明互鉴——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综述
暂别一年,光影重聚。带着全板块回归线下的崭新气象,今天,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大剧院以红毯仪式暨金爵盛典拉开大幕。未来九天,中国电影将在上海展开一场与世界电影的“双向奔赴”。
以影会友,文明互鉴 共襄光影盛会
今年是上海国际电影节诞生30周年。30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秉持“立足亚洲、关注华语、扶持新人”的办节定位,记录历史荣耀,见证时代风采,被誉为全球成长最迅速的国际A类电影节。本届电影节金爵奖成色十足,入围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短片五个单元的53部作品中,世界首映达36部,国际首映12部,5部为亚洲首映。华语影片中,《不虚此行》《第八个嫌疑人》《寻她》入围主竞赛单元,《梅的白天和黑夜》《乘船而去》《漫漫长日》《白日之下》《年少日记》《喜欢高兴爱》入围首次纳入金爵奖评奖体系的亚洲新人单元,《知了》《乖囡》《倒春寒》《劫日礼物》《二十》《她问》《蜜蜂与苍蝇》7部作品入围短片单元,《少女与马》《钟馗》分别入围纪录片单元和动画片单元,它们都将在本届电影节期间进行世界首映,同时角逐本届金爵奖各单元大奖。金爵奖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短片五个单元的评委会,分别由波兰导演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吉尔吉斯斯坦导演阿克坦·阿布德卡雷科夫、瑞士导演克里斯蒂安·弗雷、日本动画制作人真木太郎、中国台湾制片人焦雄屏领衔,共计21位评委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
以国际性、专业性、权威性的金爵评奖为原点,上海国际电影节以电影为纽带,不断深化各国、各民族、各地域电影文化的交流互鉴。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发起成立“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创办“一带一路”电影周也迎来五周年。五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利用自身平台优势,横向联动,纵向贯通,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影机构、电影人的交流合作,联盟“朋友圈”越来越壮大。2018年担任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的匈牙利著名女导演茵叶蒂,今年将作为电影学堂嘉宾再次来到上影节,而本场大师班的主持人,正是2019年担任电影节联盟成员机构匈牙利米什科尔茨国际电影节评委的中国导演郑大圣;2019年上影节创投项目《雪云》,继以同名短片入围2022年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长片入围柏林电影节奇遇单元后,成为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开幕片;2022年经由上海国际电影节推荐担任南非德班电影节剧情长片单元评委的赵涛,今年受邀与雷佳音一同担任“一带一路”电影周推广大使。新朋老友相聚上海,秉承和而不同、互鉴互惠的理念,开启“光影带路”行动计划,以创新为动力,推动“一带一路”多元文化深度融合。
上海国际电影节以架起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桥梁为己任,汇聚全球优秀影人与电影精品,共襄光影盛会。电影节期间举行的“2023中国影视之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以“思想+艺术+技术”的创新理念,集中呈现中国影视人持续打造更多高质量光影精品的风貌,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汇聚行业力量 着力赋能电影产业提质升级
30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坚持从“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中汲取养分,持续为全球影人搭建事业发展平台,践行国际A类电影节的使命担当。如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逐步形成短视频、金爵短片、创投训练营、电影项目创投、金爵亚洲新人单元、金爵奖及SIFF YOUNG上海青年影人扶持计划的“6+1”阶梯型新人培育体系,令有志于投身电影事业的年轻人成长有路径、梦想有回响。
本届电影节期间,金爵论坛的12场主题论坛将围绕电影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为建设电影强国建言献策。开幕论坛“光影连接世界与中国” 邀请海内外电影行业领军人物,为构建新时代中国电影国际合作新格局以及推进新时代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群策群力。多个产业论坛从具体切入点进行行业探讨,比如中小成本电影在“大片时代”该如何找准定位,在市场中谋取一席之地;“时代巨匠 百年回首”纪念谢晋诞辰百年特别论坛,希望传承大师跨时代的艺术理念和电影精神;金爵奖评委会主席论坛中,杰兹·斯科利莫夫斯基将畅谈自己的电影人生,分享对影像世界的不懈追寻;电影教育创新论坛则提出了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和概念更新迭代的当下,电影教育如何紧跟步伐的时代命题,将会引起电影界人士的高度重视。
各大影视机构也希冀在电影节期间寻求嫁接资源的机遇。6月10日至12日,在龙之梦大酒店举办的电影市场内,来自海内外的影视制作公司、投融资公司、拍摄基地、技术公司、后期制作公司、营销宣传公司、发行公司、摄制服务机构、影视类专业院校等参展机构,将通过展会、市场活动、市场放映等形式重聚线下。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与央视频联手推出的官方视频访谈“金爵会客厅”,也将为各方影人、影视机构提供舞台,集中传递电影行业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具体实践。
上海国际电影节热闹的背后,是上海推进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奋发向前。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推出“科幻电影周”,集11部展映影片的主题展映和三大主题论坛于一体,其中中国电影家协会与松江区委、区政府联合举办的科幻电影周主旨论坛、科影融合论坛以及电影科技论坛,集聚电影和科技领域的专业人士,共同解读科幻电影发展背后的国际视野与时代语境,探讨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路径;在与普陀区合作的“超感试验场”中,普通市民可以亲临感受人工智能、虚拟引擎、区块链、5G、VR/AR/XR、人机交互等前沿技术在电影生产各链路的应用,全景观影、立体式交互体验、虚拟现实(VR)戏剧、扩展现实(XR)装置、电子穹顶等齐聚现场,满足观众一站式打卡的体验;在“Metafilm”设立的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元宇宙体验路演中心,用数字科技与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更多、更新颖的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场景,打造元宇宙新的标杆应用场景,释放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品牌溢出效应。
中国电影产业的再出发,也向世界释放了积极信号。在上月落幕的戛纳电影节期间,戛纳电影市场新任总监吉约姆·埃斯米奥尔就通过视频向上海国际电影节发来祝贺:“在戛纳之后紧接着就将是上海,祝愿各位在6月欢庆一场精彩的电影节。”
持续的热度,也令上海国际电影节吸引了海内外一线品牌的支持加盟。本届电影节官方合作伙伴中国移动咪咕将为金爵盛典提供网络和直播技术保障,线上展映也将在咪咕视频和指定电视新媒体合作伙伴百视通精彩呈现。迪奥、伯爵、积家、凯迪拉克、中国移动咪咕公司、百岁山等社会力量的倾力投入,也给上海国际电影节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与时代同频共振 影迷狂欢赴盛宴
在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官方宣传片中,青年影人代表易烊千玺以光影为导航,奔赴六月的上海。“此刻我正奔向你”的主题诠释,是无数影人和影迷对电影节的期待。6月2日中午,本届电影节在淘票票平台开启售票。首小时共有25.6万人同时参与购票,479个场次当日即告售罄。紧接着,各大展映影院也开放了线下购票渠道。线上线下先后开票,在街巷楼宇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抢票热”,“人民的节日”氛围无处不在。
本届电影节在上海41家影院的50个放映厅,展映全球近450部优秀影片,包括金爵奖入围影片在内,共有世界首映53部,国际首映41部,亚洲首映80部,中国首映76部。上海正在深入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首映作品比例的持续上升,反映了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正在稳步强化。
每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闭幕片,都特别让人关注。今年的开幕片确定为韩延导演的《我爱你!》,这部聚焦老年情感生活的温暖现实主义作品,刻画了两对老人走向生命尽头时勇敢而纯粹的爱情,延续了导演对爱和生命议题的探讨;闭幕片为大鹏导演的新片《热烈》,讲述了街舞老炮儿和追梦少年一起热血追梦的青春励志故事,这也是导演一直以来“深耕小人物内心领域”的创作思路的体现。开闭幕片的信息公布后,也迅速引发了影迷们的热切期待。
对很多资深影迷来说,国际电影节就是跟大师们以各种方式“见面”的节日。深受影迷喜爱的“向大师致敬”单元,今年将集中回顾谢晋、戈达尔、伊丹十三、迈克·李,和万玛才旦导演的作品。身在英国的迈克·李专门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迷发来视频问候:“希望各位愉快地享受本届电影节带来的影视盛宴,尤其希望大家喜欢我的影片。”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影迷有情向大师致敬,更有幸与大师交流。每一届的SIFF电影学堂(大师班),都能吸引很多资深影迷和年轻电影人报名参与,今年,陈可辛、伊尔蒂科·茵叶蒂、张律、三宅唱四位中外电影大师,将带领观众共同踏上光影艺术之旅。
影迷、影人奔向六月的上海,上海也用电影记录她的精彩。将在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展开的48小时影像挑战赛,以“创见未来”为主题,以风景激发创作灵感,发掘新锐影像创作者的同时,用电影语言,表达浦东之美。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辐射力不断增强,近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更是主动走出上海,让更多的人分享中外光影硕果。本届电影节期间,“‘一带一路’电影周”将继续前往长三角地区,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五座城市的六座影院展映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最新优秀电影。本届电影节“一带一路”电影周以“对话”为主题,放映20部影片,其中8部将角逐“媒体关注电影人”“媒体关注影片”以及“最受观众喜爱影片”三项荣誉。
三十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坚持在融通中外、交流互鉴中推动电影艺术繁荣发展。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三十而立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待所有电影人和热爱电影的人士,在这里再圆光影梦,一起向未来。